当“风华投资”在波澜云诡的股市中一次次精准出击,斩获丰厚利润;当“凤舞商贸”的渠道网络如同藤蔓般在周边县市不断延伸;当“凤凰机电厂”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订单稳步增长……在韩风商业版图的各个角落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际,那个被他寄予了最多科技厚望,也是前期投入最为巨大,却迟迟未见显着商业回报的“风林科技”,终于在一个闷热而平凡的夏夜,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足以改变公司命运的突破性进展。
“风林科技”所在的办公地点,是位于北城老旧改造区边缘的一栋租来的四层小楼。这里远离市中心的繁华,周围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等待拆迁的平房和杂草丛生的空地,夜晚显得格外寂静。然而,在这个普通的夜晚,小楼三层的研发实验室,却灯火通明,如同黑暗海洋中一座孤独却闪耀着坚定光芒的灯塔。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松香、焊锡、咖啡以及年轻人身上汗味的特殊气息。易小军和赵海,这对从大学时代就一起摸爬滚打的搭档,正带领着他们那个虽然人数不多,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对技术近乎偏执的热情的年轻团队,进行着最后的冲刺。他们已经记不清这是连续奋战的第几个昼夜了。窗外的天色从明亮到昏暗,再到被墨汁般的黑夜彻底笼罩,实验室里的日光灯管发出的“嗡嗡”声,似乎也融入了这凝重的氛围。
在实验室中央那张宽大的、铺满了各种仪器、线缆和工具的工作台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台物件——那便是凝聚了“风林科技”全体员工心血和希望的第二代商用收款机原型机!
与第一代那个看起来粗糙笨重、仿佛由铁皮胡乱拼接而成的“铁盒子”相比,眼前这台原型机简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它的外壳采用了时下比较先进的乳白色工程塑料,边缘经过了圆滑处理,手感细腻,外观简洁大方,已经有了几分现代电子产品的雏形。体积也相对缩小了一些,更节省空间。最重要的是它的内部:采用了性能更稳定、计算能力更强的工业级主板和元器件,确保了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商业使用环境下,能够保持可靠的运行。
易小军那双因为长期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异常明亮的光芒。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空气中所有的紧张和期待都吸入肺中,然后用略带沙哑却异常坚定的声音宣布:“第二代商用收款机,最后一次综合稳定性测试,现在……开始!”
站在操作台前的赵海,闻言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他感觉自己的手心有些出汗。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郑重地按下了电源开关。刹那间,机器正面几个小巧的指示灯依次亮起柔和的绿光,紧接着,那块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堪称精致的单色液晶屏幕上,出现了由他们团队自行设计、带有“风林科技”艺术体LOGO和一行“启动中…”小字的启动界面。这一刻,实验室里所有人的呼吸都仿佛停滞了,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块屏幕上,心脏随着进度条的缓慢填充而跳动。
启动完成!界面跳转到了熟悉的收银操作主菜单。负责模拟测试的年轻工程师小张,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坐到了机器前。他开始模拟超市、便利店、小零售店等各种可能遇到的收银场景:快速地用键盘录入商品代码、熟练地进行价格计算、尝试复杂的折扣和优惠组合、测试小票打印机的走纸和切纸功能、查询和调取历史销售数据……
“商品录入流畅,无延迟!”
“价格计算准确,复杂折扣处理正确!”
“小票打印清晰,走纸顺畅!”
“数据存储成功,读取无误!”
一个个测试项目被清晰地报出,每一项的通过,都让实验室里的紧张气氛消散一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压抑不住的喜悦。机器运行得异常平稳,风扇散热的声音轻微而均匀。之前困扰他们长达数月之久的第一代机器的那些顽疾——频繁的死机、令人头疼的数据丢失、反应迟钝甚至卡死的按键……仿佛都在这场精心打磨的设计和无数次的调试中被彻底征服了。
测试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这已经远超一次正常的收银流程时间。当小张最后一遍核验完存储的数据,确认完全无误,并打出了最后一张象征着圆满结束的测试小票时,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转身面向大家,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变调:“报告!第二代原型机,综合稳定性测试……全部通过!”
实验室里陷入了一刹那极致的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呆呆地站在原地,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如同积蓄了太久力量的火山猛然喷发,巨大的、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欢呼声和掌声骤然炸响!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老天爷,我们真的做出来了!”
几个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跳了起来,用力地拥抱在一起,有人甚至不顾形象地用力捶打着身边的同事,眼眶瞬间就红了,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混合着长期熬夜的疲惫和此刻巨大的喜悦,肆意流淌。他们太需要这样一次成功了,这不仅是一台机器的成功,更是对他们无数个日夜艰辛付出的最好犒赏,是对他们理想信念的最有力证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