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记的支持,如同一股东风,将我那份石破天惊的方案,直接吹上了市委常委会的议事桌。
那天的常委会,气氛之凝重,堪称我进入海州以来之最。
刘副市长一系的人,自然是全力阻击。他们将我的方案,批判为“国有资产流失的巨大风险”、“激进冒进的典型”、“脱离海州实际的空想”。一顶顶大帽子,不要钱似的,往我头上扣。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我,早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就在他们慷慨陈词的时候,一份由曹国华牵头,海州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联名签署的《关于支持城东项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倡议书》,以及一份承诺首期注资二十亿的《投资意向协议》,被同时呈送到了每一位常委的面前。
民心可用,民资亦可用。
这份沉甸甸的民意和财意,彻底扭转了会议的风向。
最终,在魏书记的一锤定音之下,方案,以微弱的优势,惊险通过。
消息传出,海州商界,一片沸腾。而刘副市长的办公室里,据说,传出了一声茶杯碎裂的脆响。
我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的胜利。
他绝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真正的决战,将在项目公司的股权招标会上,正式打响。
招标会定在一个星期后,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
这几天,整个指挥部都进入了战时状态。我们连夜制定了详细的招标规则和评标标准。为了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我特意在规则里,加入了一条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新条款。
除了传统的资本实力评估外,我们创新性地,加入了“产业协同度”和“本土贡献率”两个技术性评分项。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看投标方有没有钱。更要看,他们的产业,能否与我们的新物流园区,形成互补和联动;看他们,过往为海州本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多少,实质性的贡献。
这,是我为海州本土企业家联盟,量身打造的,“护城河”。
招标会当天,交易中心最大的会议厅里,座无虚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金钱与权力交织的,紧张气息。
曹国华、李豹等人,组建的“海州本土联合投资体”,作为一号竞标方,坐在了会场的最左侧。他们虽然西装革履,但眉宇间,依然难掩一丝紧张和草根的气息。
而在会场的右侧,则坐着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省城的,“天誉资本”。
天誉资本的首席代表,是一个叫周铭的年轻人。戴着金丝眼镜,一身高定的手工西服,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资本精英的傲慢。
我认识他。他是省里某位大佬的公子,而天誉资本的背后,隐隐约约,就有刘副市长的影子。
他们,是刘副市长请来的,“空降兵”。目的,就是要用绝对的资本优势,碾压本土联盟,从我手中,夺走项目的主导权。
招标会开始,双方代表,轮流上台,进行陈述。
周铭的发言,充满了现代金融的术语和宏大的国际视野。他身后的大屏幕上,PPT做得精美绝伦,一个个天文数字般的投资承诺,引得台下,阵阵惊呼。
他承诺,一旦中标,天誉资本,将首期注资三十个亿!足足比本土联盟的承诺,高出了十个亿!
这个数字一出,曹国华等人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省城巨鳄的,降维打击。
轮到曹国华上台,他的发言,就显得朴实了许多。没有精美的PPT,没有花哨的术语。他只是用一种近乎唠家常的语气,讲述着,他们这群本土企业家,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又是如何渴望,能为家乡的未来,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的。
他的发言,很真诚,很感人。但在冷冰冰的资本数字面前,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陈述结束,进入了评标环节。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评标委员会,由市发改委、财政局、国资委等多个部门的专家组成。其中,好几位,都是刘副市长的人。
我虽然是指挥部的总指挥,但为了避嫌,并不在评委之列。我只能和所有人一样,坐在台下,静静地等待,最终的审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周铭的脸上,挂着一丝志在必得的微笑。他甚至,已经开始和身边的助理,低声商议着,中标之后的新闻发布会,该如何措辞了。
终于,评标室的门,开了。
评委会主席,市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拿着一份文件,表情严肃地,走上了主席台。
他清了清嗓子,扶了扶眼镜,开始宣读。
“各位来宾,各位竞标方代表。经过评标委员会,认真、严谨、细致的评审。关于海州城东发展项目有限公司,百分之四十九股权的招标结果,现在,正式公布。”
“首先,在资本实力评估项中。天誉资本,得分,98分。海州本土联合投资体,得分,85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