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雯的出现,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我的注意力,很快就重新聚焦到眼前这份沉甸甸的记录上。
登记工作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我询问了二十多位家长,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了十几页。当我把所有信息汇总到一起时,一个清晰的指向浮现了出来——问题菜品,几乎可以锁定在中午食堂提供的一道“凉拌海带丝”上。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病学生,都明确表示吃了这道菜。而少数几个没吃这道菜的孩子,症状也明显轻微得多,只是轻微腹泻,医生判断可能是在同一环境下受到了交叉感染。
这个发现,让我稍微松了口气。
找到了疑似的源头,调查就有了方向,跟上级汇报、跟家长交代,也就有了初步的依据。
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情况用短信汇报给了刘光明。没过多久,刘光明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背景音里依旧是办公室的嘈杂。
“江远,干得不错!情况我已经跟陈局长和周局长汇报了,局领导对你的现场处置能力很满意!”刘光明上来先是一通表扬,语气里透着兴奋,“你立刻根据这个线索,抓紧时间写一份初步调查报告,要快!市里、县里都在等我们教育局的说法,这份报告就是我们应对舆论的第一道防线!”
“我明白,科长。”
“报告的调子要定好,”刘光明在电话那头开始“遥控指挥”,“重点突出我们局在事发后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第一时间将学生送医,第一时间派人到场安抚,体现我们负责任的态度。至于原因嘛……就初步认定为食堂员工操作不当,导致海带丝在制作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这样既能给家长一个交代,也能把责任控制在学校食堂这个层级,明白吗?”
我握着电话,沉默了。
刘光明的思路,是典型的机关危机公关套路:迅速定性,控制范围,保全大局。从他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最稳妥、最省事的处理方式。把锅甩给食堂一个临时工,事情就算有了“结论”,教育局的主体责任就能被最大程度地撇清。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科长,”我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这个结论,是不是下得有点太快了?万一……”
“没有万一!”刘光明立刻打断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江远,现在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时候!是政治仗!舆论的压力有多大,你想象不到!我们必须立刻拿出一份说法,堵住悠悠之众口!至于后续的深入调查,那是食药监局的事,我们做好配合就行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写报告!写一份漂亮的报告!”
“……好的,科长。”
我无法反驳,只能应承下来。
挂了电话,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我不是质疑刘光明的决定,而是一种源自“笔杆子”的直觉,让我对“操作不当”这个过于简单粗暴的结论,本能地感到排斥。
一份好的材料,逻辑必须严丝合缝。而这个结论,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疑点。
第一,县实验小学的食堂,管理一向严格,是县里的“示范食堂”,每个月都有检查,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低级的操作失误?
第二,如果是普通的细菌污染,为什么这次孩子们的反应会这么剧烈?刚才林雪宁说过,有三个孩子严重脱水,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肠胃炎了。
我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不远处的林雪宁。
她正靠在分诊台的角落里,终于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她摘下了口罩,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拧开瓶盖,却只是送到嘴边,并没有喝,似乎连抬起胳膊的力气都快没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那张清秀的脸庞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疲惫。
鬼使神差地,我走了过去。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还没开封的纸巾,递到她面前。
她愣了一下,抬起头看我,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带着一丝疑惑。
“擦擦汗吧。”我轻声说,“辛苦了,林医生。”
她沉默了几秒,接过了纸巾,低声说了句“谢谢”。
“孩子们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我顺势问道。
“大部分都稳定下来了,正在输液观察。那三个重症的,也脱离了危险期。”她回答道,声音有些沙哑,“化验结果出来了,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我对这个专业名词一无所知。
“一种常见于海产品的致病菌,”她耐心地解释道,“嗜盐,生命力很强,高温下才能被彻底杀死。如果凉拌菜处理不当,比如浸泡时间不够、清洗不彻底,就很容易滋生。这次的症状,和典型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完全吻合。”
她的话,似乎印证了刘光明“操作不当”的判断。
但我心里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却愈发强烈了。
“林医生,”我斟酌着词句,问道,“我不是专业人士,就是想请教一下。这种病菌……有没有可能,不是因为操作不当,而是食材本身就有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