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商道织网,惠泽乡梓(祁县周边乡村)
白家的“以工代赈”策略迅速铺开。在白家影响力深厚的村镇,粥棚立了起来,虽然粥稀可见底,但在这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已是救命稻草。更吸引人的是白家工坊的招工点。
“白家矿场招工,管三餐,每日另有半斤米做工钱!能干力气活的都来看看!”
“白家织坊招女工,包吃住,手艺好的工钱另算!”
“修渠铺路,白家管饭,一天一斤米!”
条件说不上优厚,但在饿殍遍野的年景,已是难得的活路。更重要的是,白家管事明确表示,优先招募本地乡民,家眷可随居工坊附近,孩子甚至能去白家办的义学认几个字。
一时间,白家各工坊、矿场人口大增。表面上,白家是在扩张产业,消化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劳动力。暗地里,祝剑生安排的人手混迹其中,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暗中观察、甄别。忠厚老实、有一技之长者,被悄悄标记,未来或可吸收进核心队伍。心思浮动、来历不明者,则被安排在次要岗位,严加看管。
白映雪甚至亲自巡视了几处大的工点。她并未多言,只是仔细查看了伙食和居住条件,叮嘱管事“莫要克扣,非常时期,人心最贵”。她清冷的身影和关切的话语,通过乡民的口口相传,迅速提升了白家的声誉。
许多原本对白家这等巨富抱有敬畏甚至嫉妒的乡民,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一丝依靠。白家的根须,通过这些最底层的民众,深深地扎入三晋大地,汲取着养分,也编织起一张无形而坚韧的保护网。这张网,或许无法抵挡大军压境,却能有效抵御宵小滋扰和信息封锁,并在未来需要时,提供最基础的人力与信息支持。
第二幕:雏凤清声,惊蛰余韵(白府,权世勋幼子静养处)
权世勋(幼子)已能下床缓行片刻。这日,阳光正好,他坐在院中躺椅上,听着陈清河汇报近期情况。白映雪陪在一旁,手里做着针线,是给靖烽的小衣。
当听到李守拙和陈念玄关于“金睛石”与“温魄石”共鸣导向的新发现时,权世勋(幼子)眼中骤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竟忍不住轻轻咳嗽起来。
白映雪连忙替他抚背,略带责备地看了陈清河一眼。陈清河也意识到自己过于兴奋,忘了家主仍需静养。
“无妨,”权世勋(幼子)摆摆手,气息稍平后,急切地问道:“此发现确否?能否实用?”
陈清河道:“舅公与念玄已初步验证,确有导向之效,但极其微弱,且受距离和环境干扰很大。若要实用,需解决放大、稳定、精准定位等诸多难题,非一日之功。舅公之意,可先尝试制作一种小范围的‘探针’,用于侦测附近是否存在强烈的星坠能量源,或可用于反制潜伏的间谍设备,虽不能及远,但或可保院内无忧。”
权世勋(幼子)靠回椅背,沉吟道:“好,好!便是如此!不必贪大求全,先从最小处做起,能护得一时一地之安,便是大功!告诉舅公和念玄,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此物若成,其意义…不亚于当初的‘惊蛰’。”
他看向正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女儿权靖烽,眼中充满慈爱,又带着一丝深沉的期望。盘龙垒的惊蛰之鸣已然远去,但这新的、源于本土的微弱声音,或许预示着另一种更加绵长而坚韧的力量正在孕育。
第三幕:怒海惊涛,断缆之痛(黄海航道)
月黑风高,浪涛汹涌。权世勋(长子)站在改装快艇的船头,如同一尊凝固的礁石。他身后,是七八条同样经过伪装、体型狭小的快艇,如同暗海中的鲨群。
“大当家,目标出现!三艘货轮,两艘巡逻艇护航,航线无误!”了望哨低声报告。
权世勋(长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妈的,等了这么久,总算来了条像样的鱼!告诉弟兄们,老规矩,水鬼队先上,贴上去放‘水蛤蟆’(磁性吸附水雷),专炸螺旋桨和舵!完事后立刻散开,用‘穿浪弩’(一种威力加强的重弩)招呼甲板上的杂碎!别恋战,炸完就走!”
命令被悄无声息地传递下去。几条“水鬼”如同海豚般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的海水,嘴里叼着短刃,背着沉重的“水蛤蟆”,向着庞大的货轮潜游而去。
过程异常顺利。护航的日军巡逻艇似乎并未料到在这片海域会遭遇如此专业的偷袭。几声沉闷的爆炸声从水下传来,一艘货轮和一台巡逻艇的尾部猛地腾起水花,速度骤然慢了下来,船身开始倾斜!
“敌袭!”日军的警报声凄厉地响起,探照灯胡乱扫向海面。
“放箭!”权世勋(长子)怒吼!
嗖嗖嗖!数十支特制的、箭镞绑缚着火药筒的“火箭”从快艇上射出,如同飞蝗般扑向货轮甲板和另一艘巡逻艇!爆炸声和火光瞬间点亮了海面!
混乱中,快艇们毫不恋战,引擎轰鸣,如同利箭般射向黑暗深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权倾1925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权倾1925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