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第七十四军军列抵达徐州。这座自古兵家必争的古城,此刻已完全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车站内外,到处都是匆忙调动的部队、堆积如山的物资和惶惶不安的难民。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尘土和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息。
朱赤率先走下火车,身后跟着参谋长高宪申、特务团长秦风、58师副师长李韫珩等一众军官。他们崭新的将校呢军服和精良的装备,在车站灰扑扑的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立刻引来了众多目光。有好奇,有羡慕,也有其他部队军官略带审视的眼神。
“看,那就是七十四军!”
“听说他们在南京打得挺凶…”
“哼,架子倒是不小,就是不知道真打起来怎么样…”
隐约的议论声传来,高宪申眉头微皱,朱赤却面色平静。他深知,在这龙蛇混杂的第五战区,要想站稳脚跟,赢得尊重,靠的不是身上的新军装,而是实打实的战功。
“军座,战区司令长官部派人来接了。”李韫珩低声道。
只见一名佩戴着少将军衔、身材瘦削、眼神精干的军官带着几名卫士快步走来,立正敬礼:“朱军长,一路辛苦!卑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处长黎行恕,奉李长官之命,特来迎接!”
“黎处长客气了,有劳了。”朱赤回礼,不卑不亢。
寒暄几句后,黎行恕便安排车辆,送朱赤一行前往位于徐州城内的战区司令长官部。沿途所见,让朱赤心情沉重。城防工事正在加紧构筑,但很多地方显得仓促而简陋。街道上,满载士兵和物资的卡车与拖家带口、面露惊恐的逃难人群逆向而行,形成一幅混乱而悲凉的图景。
战区司令长官部设在一所中学内,戒备森严。穿过层层岗哨,朱赤被直接引到了一间挂满大幅军事地图的作战室。室内将星云集,气氛凝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一身朴素的灰布军装,戴着眼镜,正背对着门口,凝视着墙上的地图。旁边站着的是战区参谋长徐祖贻,以及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等一批赫赫有名的战将。
“报告李长官!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军长朱赤,奉命报到!”朱赤立正,朗声报告。
李宗仁缓缓转过身,目光透过镜片,落在朱赤身上。那目光温和中带着审视,沉稳内敛,却仿佛能看透人心。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上下打量着朱赤,足足过了十几秒钟,才缓缓开口,带着浓重的广西口音:“朱军长,一路辛苦。你在南京打得好,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
“谢长官嘉奖!守土抗战,份内之事!”朱赤挺直胸膛。
“嗯,”李宗仁点了点头,走到沙盘前,“情况,黎处长路上应该跟你大致说过了。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已经过了枣庄,其前锋第63联队,正在猛攻台儿庄外围。板垣师团的坂本支队,也在临沂方向与我庞炳勋、张自忠部激战。委员长将你们七十四军调归我五战区,是雪中送炭啊。”
他拿起指挥棒,点在沙盘上台儿庄的位置:“战区决心,以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固守台儿庄核心阵地,吸引濑谷支队主力;以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等部迂回至峄县以南,切断敌退路;待敌攻坚受挫,兵力疲惫之时,内外夹击,将其歼灭于台儿庄附近!”
这是历史上台儿庄战役的标准剧本。朱赤仔细看着沙盘,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系统提供的情报和现代军事知识,他发现这个计划虽然宏大,但存在几个关键的风险点。
“李长官,职部有一些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朱赤沉吟片刻,开口道。
作战室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朱赤身上。一个刚刚到任的军长,竟然在第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就要发表“浅见”?汤恩伯嘴角甚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李宗仁倒是颇有兴趣:“哦?朱军长但说无妨。”
“是!”朱赤拿起另一根指挥棒,点在沙盘上几个关键位置,“长官,职部认为,原计划风险有三。”
“其一,台儿庄虽为运河咽喉,但本身无险可守,城墙低矮,多为土坯。孙集团军虽善守,但面对日军绝对优势的炮火和空中支援,恐伤亡极大,能否坚守到迂回兵团完成合围,存有变数。”
“其二,日军濑谷支队虽孤军深入,但其装备精良,战术灵活,攻坚能力极强。我迂回兵团若动作稍慢,或被敌察觉意图,恐难以达成切断退路之效。”
“其三,”朱赤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临沂方向,“板垣师团之坂本支队,战力更在濑谷支队之上!若临沂方向有失,坂本支队迅速西进,与濑谷支队汇合,则我不仅无法实现在台儿庄的围歼,反而有被敌反包围的危险!”
此言一出,作战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朱赤指出的这三点,尤其是第三点,确实戳中了一些资深将领心中的隐忧。
李宗仁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示意朱赤继续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浴血金陵:兵王带系统痛击日军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浴血金陵:兵王带系统痛击日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