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陈微儿有孕的消息,如同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瞬间消融了笼罩在紫禁城上空数日的阴霾,更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京畿,飞向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一场虚惊化为天大的喜讯,整个大永王朝都为之沸腾起来。这不仅仅是皇室添丁之喜,更是在海晏河清的盛世图景上,添就了最浓墨重彩、寓意吉祥的一笔。
宫廷上下,喜气盈门
凤仪宫顿时成为了天下瞩目的焦点,也成了宇文渊心尖上的重中之重。往日庄严肃穆的宫苑,如今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期盼与新生的喜悦。宇文渊几乎将所有的闲暇时间都耗在了这里,批阅奏折也移到了凤仪宫的偏殿。
他对待陈微儿,小心谨慎得仿佛她是一件稀世易碎的琉璃。每日太医请脉,他必亲自在场,细问脉象和胎气;御膳房呈上的膳食,他需先过目,确保清淡滋补、适合孕妇口味;甚至夜里就寝,他也格外警醒,生怕她有一丝不适。那份紧张与呵护,远比她怀太子和公主时更甚,或许是因之前那场惊吓,让他心有余悸,倍加珍惜。
“陛下不必如此紧张,”陈微儿时常柔声劝他,“顾太医说了,臣妾胎象已稳,只需静养便好。”
宇文渊却执起她的手,目光深沉:“微儿,朕不能再让你有丝毫闪失。你和孩儿安好,便是朕最大的心安。” 经此一事,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什么万里江山,什么千秋功业,若没有她在身边分享,都不过是冰冷的符号。
太子宇文宸和昭华公主宇文玥更是欢喜雀跃。宇文宸已是个半大少年,听闻母后又有身孕,小脸上满是严肃的喜悦,每日晨昏定省更加勤勉,还时常将太傅讲的趣事说与母后听,盼她开怀。小公主宇文玥则绕着母亲好奇地问:“母后,小弟弟还是小妹妹什么时候出来陪玥儿玩呀?” 天真烂漫的话语,常逗得陈微儿展颜欢笑,殿内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气息。
朝野内外,万民同贺
朝廷之上,百官闻此喜讯,纷纷上表恭贺,颂扬帝后仁德感天,方得此佳兆。宇文渊龙心大悦,接连颁布恩旨:
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其余囚犯皆酌情减刑或释放,以示皇恩浩荡。
减免赋税:诏令减免当年三成赋税,与民休息,共享喜悦。
设粥施药:命各地官府在城门口设棚,施粥赠药,抚恤孤寡贫弱,为期一月。
恩科取士:特开恩科,广纳贤才,寓意为国家增添新栋梁。
这些举措,使得皇嗣之喜与万民福祉紧密相连,百姓感念皇恩,自发地张灯结彩,焚香祈福。市井之间,说书人将皇后有孕的故事编成段子,传颂帝后情深,感天动地;茶楼酒肆,人们议论着新皇嗣的降生将为大永带来何等福泽;田间地头,农夫们劳作之余,也由衷地为皇帝皇后高兴,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祥瑞频现,人心所向
或许是人心所向,或许是巧合,在此期间,各地竟陆续奏报祥瑞。东海渔民生擒罕见金色巨鲤,西山矿工开采出形如麒麟的璞玉,南疆稻谷一茎三穗,北原牧场母马产下通体雪白的骏驹……这些消息传至京师,更被渲染成天佑大永、盛世降祥的吉兆,将举国欢庆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宇文渊虽知其中或有附会,但亦欣然受之,将其视为民心所向的体现。
微儿静养,展望未来
陈微儿在凤仪宫中安心静养。窗外是喧闹的喜庆,窗内是温暖的安宁。她抚摸着日渐隆起的小腹,感受着新生命的悸动,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喜悦。这个孩子,诞生于他们感情最为笃定、江山最为稳固之时,仿佛是天赐的礼物,象征着希望与延续。
宇文渊下朝归来,常见她倚在窗边软榻上,唇角含笑,目光温柔地落在腹间。他便会轻轻走过去,从身后拥住她,将手覆在她的手上,一同感受那份神奇的跳动。
“微儿,你说,这次是皇子还是公主?”他低声问,气息拂过她的耳畔。
陈微儿莞尔:“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陛下与臣妾的骨血,是这盛世的见证者。臣妾只愿他(她)平安康健,一生顺遂。”
“会的,”宇文渊收紧手臂,语气坚定而温柔,“朕会给他(她)一个更加富庶安宁的江山,还有兄长姐姐的疼爱。我们一家人,会永远在一起。”
举国欢腾之下,是对新生命最诚挚的祝福,也是对当下太平盛世最直接的肯定。帝后二人,在经历了无数风雨波澜后,终于迎来了最为安稳、充满希望的时期。这个尚未降生的孩子,已然承载了整个帝国的期待与喜悦,他(她)的到来,必将为这个传奇的时代,翻开崭新的一页。
喜欢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