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灯光最后一次温柔地抚过那些已妥善收纳的锦盒,陈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需要立刻回到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将这些承载着心意与成长的玉器,亲手交到家人手中。学术研究可以暂缓,武馆的课程也做了调整,他订了最早一班飞往省城的机票,归心似箭。
飞机穿越云层,脚下是绵延的山川与规整的田地。与第一次离家求学时的懵懂与憧憬不同,这一次,陈默心中充满了沉甸甸的收获感与分享的渴望。他小心地护着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装着给祖父、父母、小妹以及赵老的礼物。
熟悉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比北京清冽,带着柴火与泥土的混合味道。当陈默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最先发现他的还是那只大黄狗,它吠叫了几声,随即认出了来人,摇着尾巴凑了上来。
“默娃回来了!”母亲正在院里晾晒药材,一眼看到儿子,惊喜地放下手中的竹筛,围裙都来不及解便迎了上来。父亲也从药圃里直起身,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慰笑容。小妹陈雨像只快乐的燕子从屋里飞出来,一把抱住哥哥的胳膊。
祖父依旧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手里盘着那对磨得油光锃亮的核桃,看到孙子,只是微微颔首,眼神里却透着深沉的暖意。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堂屋。陈默郑重地打开了随身带来的锦盒。
他首先捧出给祖父的“松鹤延年”玉佩。当那枚绿意盎然的玉佩在灯光下展现出其细腻的雕工与温润的质地时,一向沉稳的祖父眼中也闪过一丝动容。他接过玉佩,苍老的手指细细摩挲着松干的鳞皴与鹤羽的纹路,良久,才缓缓道:“好,心思正,刀工也稳了。这松鹤……有神。” 他没有多言,但陈默知道,这份礼物已然送到了祖父心坎里。祖父当场便将玉佩系在了腰间,替换下了那枚跟随他多年的普通岫玉佩。
接着是给父母的生肖挂件。当父亲接过那头敦厚健壮、肌肉线条充满力量的“牛”时,他反复看着,咧嘴笑了起来:“好,这牛精神!像咱家地里那头老黄牛!”
母亲拿着那匹姿态优雅、昂首嘶鸣的“马”,眼中泛着慈爱而欣慰的光:“这孩子,净乱花钱……不过,真好看。” 她小心翼翼地将玉马挂在胸前,用手帕轻轻擦拭。父母不善于表达过于强烈的情感,但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和爱不释手的样子,已说明一切。
给陈雨的“灵兔抱月”挂件更是让小姑娘欢呼雀跃,立刻就要哥哥帮她戴上,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宣称这是她收到过最漂亮的礼物。
第二天,陈默带着专门为赵老准备的锦盒,去了邻村。赵老依旧在他那间堆满木材和工具的工作室里,戴着老花镜,打磨着一块榫卯。看到陈默,他停下手中的活计。
“赵爷爷,我回来了。给您带了件小玩意儿。”陈默恭敬地呈上锦盒。
赵老打开盒子,看到那枚黄加绿的“太狮少保”把玩佩,眼神骤然锐利起来。他拿起玉佩,入手沉甸,黄翡的温润与绿翠的鲜活形成绝妙对比。他仔细端详着太狮的威严与少保的憨态,尤其是那巧妙的俏色运用和精细入微的刀工。
“嗯……”赵老沉吟片刻,用手指感受着玉质的油润和雕工的流畅,“这块料子……用得巧。这太狮少保,意思也到了。” 他没有过多夸赞,但陈默看到他拿着玉佩在手中反复盘玩,爱不释手,甚至拿起放大镜仔细看了许久细节,嘴角始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这已是这位严肃的老人所能给出的最高评价。
短暂的归乡行程结束,陈默婉拒了家人多住几日的好意,他心中还牵挂着在京城的林卿,以及即将到来的定亲事宜。
重返燕园,熟悉的学术氛围让他的心迅速沉静下来。处理好积压的琐事,他便约了林卿在未名湖畔见面。
秋日的未名湖,波光粼粼,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林卿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风衣,围着浅灰色的围巾,站在湖畔,如同一株清新的水仙。看到陈默,她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事情都办完了?”林卿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臂,两人沿着湖岸缓步而行。
“嗯,都送出去了。爷爷、爸妈、小雨,还有赵老,都很喜欢。”陈默看着身旁心爱的女子,心中充满了安宁与幸福。瑞丽的惊险,雕刻的辛劳,归乡的奔波,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
“那就好。”林卿将头轻轻靠在他肩膀上,“你每次回去,都感觉又沉稳了一些。”
陈默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感受着这份静谧的温馨。走了一段,他停下脚步,从随身的衣袋里,取出了那个装着“兰心蕙质”玉佩的精致小锦盒。
“卿卿,这个……是给你的。”他轻声说道,将盒子递到林卿面前。
林卿有些意外,眼中带着期待,轻轻打开盒盖。那枚晴水底带淡蓝花的随形玉佩静静躺在黑色丝绒上,清雅的光泽与独特的韵味瞬间吸引了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京华墨韵》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京华墨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京华墨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