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驿水榭宴席上,顾昭之以雷霆手段罢黜钱通判,如同在北地寒冬里泼下了一盆冰水,瞬间将那些试图借着流言蜚语兴风作浪的宵小之辈冻得瑟瑟发抖,再不敢妄言。然而,林晚昭心里明白,侯爷能堵住攸攸之口于一时,却难断那人心深处滋生的嫉妒与偏见。有些事,终究需要她自己来面对,用她自己的方式。
流言的根须并未被彻底斩断,它们只是暂时蜷缩回了阴暗的角落,如同潮湿墙根下的苔藓,稍有不慎便会再次蔓延。尤其是在这即将抵达京城、各方势力耳目混杂的最后一驿,那些探究的、审视的、甚至带着些许恶意的目光,依旧如同跗骨之蛆,若有若无地缠绕在她身上。
林晚昭不是那等只会躲在侯爷羽翼下瑟瑟发抖的娇花。她骨子里那份现代社畜的坚韧,以及穿越以来在底层挣扎求生磨砺出的豁达,让她迅速调整好了心态。既然空口白话的辩解苍白无力,那便用行动,用她最擅长的方式——美食,来堵住那些人的嘴,甚至……把他们的嘴养刁!
于是,在通州驿休整的这两日,林晚昭的小厨房里,终日飘散出诱人的甜香与暖意。她并未做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将心思用在了精巧别致的点心上。
她取来上好的糯米粉、粳米粉,掺入细细的豌豆黄粉,用温水和面,反复揉搓,直到面团光滑细腻,带着淡淡的豆香。然后,她取出一部分,调入新鲜榨取的菠菜汁,染成充满生机的翠绿色;另一部分则保持原色,如同温润的白玉。
她要做的是——“青松”酥饼与“白莲”糕。
“青松”酥饼,她将绿色面团搓成细条,巧妙地盘绕成苍劲松枝的模样,再用剪刀细细剪出松针的层次感,中间点缀上一两颗用染红的糯米团捏成的“小松果”,栩栩如生。入炉烘烤后,酥饼层次分明,松脆可口,带着豌豆和菠菜的清香。
“白莲”糕则更费功夫。她用原色面团包裹住一点点用糖桂花和干果碎调成的馅心,在特制的模具里压出层层叠叠、含苞待放的莲花形状。上笼蒸熟后,糕点洁白无瑕,形态优雅,仿佛刚从瑶池采撷而来,入口软糯清甜,桂香怡人。
除了这两种,她还突发奇想,用红曲米染了少量面团,捏成了几尾活灵活现、摇头摆尾的“锦鲤” 造型的馒头,蒸熟后红艳喜庆,寓意吉祥。
这些点心,不仅味道绝佳,其造型和寓意更是被林晚昭“不经意”地透露了出去。
当她把一碟精心摆放的“青松”酥饼和“白莲”糕,连同几尾“锦鲤”馒头,送给驿丞夫人品尝,并笑着解释道:“夫人您看,这青松立于山巅,风雪不能摧其志;这白莲出于淤泥,浊流不能染其心。咱们做人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像这松柏常青,莲花自洁,自然邪祟不侵,好运常伴(指锦鲤)。一点小心意,给您和孩子们尝尝鲜。”
驿丞夫人本就是个人精,哪里听不出这话里的机锋?再联想到日前宴席上侯爷的震怒与维护,顿时对这位小林行走的玲珑心思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拉着林晚昭的手,连连赞叹:“林行走真是妙人!这点心做得巧,话说得更是通透!可不就是这个理儿!那些个闲得发慌乱嚼舌根的,合该让他们好好看看,什么叫做‘心底无私天地宽’!”
很快,这些造型别致、寓意深远又美味无比的点心,便通过驿丞夫人以及其他几位对林晚昭心存好感(或至少不敢得罪)的官员家眷之手,送到了通州当地一些有头有脸的夫人小姐,乃至部分即将分别的、随行南巡的低阶官员和兵士手中。
收到点心的人,无不被其精巧外形和美妙滋味所折服。更重要的是,那“青松白莲”的寓意,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通州驿乃至周边传开。
“瞧瞧!人家小林行走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被人那样污蔑,不哭不闹,反而做出这般雅致的点心以明心志!”
“青松傲雪,白莲涤尘!这心胸,这气度,岂是那些只会背后说酸话的小人能比的?”
“就是!听说这点心美味极了,我家小子吃了那锦鲤馒头,直说比京城八宝斋的还好吃!”
“看来那些流言果然信不得!一个心思如此灵巧澄澈的姑娘,怎么会是那等不堪之人?”
“定然是有人嫉妒小林行走得侯爷看重,又立下大功,才故意泼脏水!”
舆论的风向,在顾昭之的雷霆手段和林晚昭的“点心公关”双重作用下,开始发生微妙而坚定的逆转。那些原本还在暗中观望、或心存疑虑的人,此刻大多都倾向于相信林晚昭是被污蔑的。毕竟,能做出如此美味、又蕴含如此豁达心境点心的人,怎会是心思龌龊之辈?
甚至有一些原本对林晚昭有些微词的家眷,在品尝了那入口即化、清甜不腻的“白莲”糕后,也忍不住心生惭愧,私下里对身边人感叹:“以前只听传闻,觉得她一个厨娘太过张扬,如今看来,倒是我们狭隘了。这手艺,这胸襟,难怪能得侯爷另眼相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