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侯顾昭之南巡队伍抵达文风鼎盛的临川府,尚未入城,消息便已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茶馆酒肆、书院画坊,人们议论的焦点,除了那位年少成名、战功赫赫、清贵无双的安远侯爷之外,更多了几分对随行那位传奇小林御厨的好奇与向往。
尤其是前日在涟州云梦湖画舫上,小林御厨一碟蘸汁点醋成金,令寻常六月黄化身无上美味的事迹,经过那些在场官员和仆役的口耳相传,更是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仿佛带着一层传奇的光环。这引得临川府内那些自诩风雅、喜好新奇事物的文人墨客们心痒难耐,纷纷摩拳擦掌,都想一睹这位奇女子的风采,若能亲口品尝到她做的美食,那更是足以在朋友圈中炫耀许久的谈资。
这日,队伍下榻在临川城外的望川驿馆。驿馆依山傍水,景致清幽,馆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精巧韵味。顾昭之正在驿馆最好的书房内,与临川知府及几位负责漕运的属官商议核查本地漕运账目、巡视河工之事。林晚昭得了闲,便在驿馆精心打理的后花园里散步消食。
园内几株高大的玉兰树开得正盛,大朵大朵洁白如玉的花朵缀满枝头,在春日暖阳下散发着清雅的芬芳。假山玲珑,曲径通幽,一池碧水畔垂柳依依。林晚昭正俯身欣赏池中几尾悠游的红鲤,忽见驿馆管事引着三位身着青色或白色儒衫、头戴方巾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这三人年纪皆在二十上下,气质不俗。为首一人身姿挺拔,面容清俊,眉目间带着一股书卷气的温雅,乃是临川知府家的公子,也是本地有名的才子柳文轩。他左侧那位,面容略显圆润,眼神灵活,未语先带三分笑,是城中富商之子,同样以诗才敏捷着称的李牧之。右侧那位,则气质沉静,目光稳重,是书院山长的高足赵文博。三人并称临川三友,在本地文人圈中颇有名气。
三人见到林晚昭,眼前皆是一亮。他们早已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过这位小林御厨的模样,此刻见她虽一身简单的青布衣裙,未施脂粉,但肌肤莹润,眉目如画,尤其是一双眼睛,清澈灵动,顾盼间神采飞扬,与他们想象中或严肃或沧桑的御厨形象大相径庭,更添几分好奇与好感。
柳文轩上前一步,对着林晚昭拱手一礼,姿态从容,态度谦和:这位想必就是名动京城、厨艺通神的小林御厨,林行走吧?在下临川柳文轩,偕好友李牧之、赵文博,冒昧来访,唐突之处,还望林行走海涵。
林晚昭微微一愣,连忙敛衽还礼:几位公子有礼。不知寻奴婢何事?她心里暗自嘀咕,这几位一看就是读书人,气质跟她熟悉的厨房伙夫、军中汉子截然不同,找她一个厨子能有什么事?
柳文轩微微一笑,如春风拂面,声音清朗地说道:林行走不必过谦。我等久仰林行走大名,听闻林行走不仅厨艺高超,能化腐朽为神奇,更兼心思奇巧,常有令人拍案叫绝之作。心中仰慕已久,只恨无缘得见。今日得知林行走随侯爷驾临临川,欣喜不已,故而冒昧前来,有个不情之请。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身旁两位同样面露期待的好友,继续道:我等想效仿古贤以诗换酒之雅事,今日特来以诗换膳。不知林行走可否愿意为我等三人,亲手制作一道羹汤或几样小点?我等不才,愿当场赋诗数首,以酬雅意,亦为林行走此行增添一段佳话。
以诗换膳?林晚昭眨了眨眼,觉得这事儿新鲜又有趣。她穿越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军营打转,接触的不是武将兵卒就是官场中人,像这样带着浓浓书卷气和文人雅趣的搭讪方式还是头一回遇到。她仔细打量这三位才子,见他们眼神清正,态度诚恳,言语间并无轻慢之意,反而带着对美食和手艺人的尊重,便也起了几分玩心和解锁新成就的兴致。
几位公子真是风雅。林晚昭唇角弯起,露出一抹浅笑,却不知几位公子想用怎样的诗,来换什么样的呢?
李牧之性子活泼,抢先答道:不拘什么,只要是林行走亲手所做,哪怕是一碗白粥,一碟咸菜,经由林行走妙手,想必也自有非凡滋味!我等但求一尝,以慰平生!
赵文博也稳重地点点头:牧之兄所言极是。食材不限,做法不限,全凭林行走心意施展。
柳文轩则含笑补充道:若能应此时、此地之景,则更添风雅,堪称两全其美。
应景?林晚昭闻言,明眸流转,环顾了一下这小花园。但见玉兰盛放,洁白无瑕;春水碧波,锦鳞游泳;远处假山层叠,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她脑中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主意,笑道:既然几位公子有此雅兴,奴婢便献丑了。正好驿馆厨房备有些许时鲜材料,奴婢就为三位公子做一道应景的羹汤并两样小点,请三位公子稍候片刻。
三位才子闻言,皆是喜形于色,连声道谢。
林晚昭不再多言,转身便步履轻快地去了驿馆厨房。她仔细查看了厨房现有的食材:有早上刚送来的、顶着露珠的极嫩春笋尖、新鲜的鸡脯肉、活蹦乱跳的大河虾、上好的金华火腿,还有一小把翠绿欲滴的豆苗和几朵肥厚鲜香菇。角落的水盆里,还有几尾巴掌大小、鳞片闪着银光的活鲫鱼,以及常用的米面调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