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城要举办盛大军民离别宴的消息,如同最后一股春风,彻底吹散了城中因即将离别而产生的那一丝丝伤感与不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节庆般的欢腾与期待。尤其是当人们看到,辎重营的林行走带着她手下那帮伙头兵,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将库房里那些平日里看得比眼珠子还紧的好东西——上等的白面、腌得透亮的腊肉、成扇的冻羊肉、甚至还有侯爷特批动用的、最后几坛子算是“战略储备”的荤油和珍稀香料——一筐筐、一坛坛地往外搬时,这种期待更是达到了顶点。
“好家伙!林行走这是要把家底都掏空啊!”一个老兵看着那白花花的面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听说今晚有林行走亲手操办的大宴!说是军民同乐,见者有份!”
“俺滴娘诶,光是闻着这准备工作的味儿,俺就觉得这辈子值了!”
“快快快,去帮忙搭把手!早点弄完早点开席!”
不用林晚昭动员,朔风城的军民自发地动了起来。青壮们帮着垒灶台、搬桌椅(甚至把自家吃饭的桌子都贡献了出来);妇孺们则主动承担起清洗蔬菜、剥蒜切姜的活儿;连那些伤势好转的伤兵,也拄着拐杖,坐在阳光底下,帮着择菜或者看管物资。整个朔风城,从军营到街巷,都弥漫在一股热火朝天、齐心协力准备盛宴的欢乐氛围之中。
林晚昭作为总指挥,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穿着那身半旧的棉布围裙,头发利落地包在布巾里,小脸上蹭了不少面粉和锅灰,却丝毫掩盖不住她那兴奋而专注的光芒。她像只忙碌的小蜜蜂,穿梭在临时搭建的、遍布全城的几十个巨型灶台之间,检查火候,品尝味道,调整配料,指挥若定。
“李大哥!这边骨头汤的火再旺点!要把骨头里的骨髓都熬出来!”
“张大哥!腌肉切丁再小一点!对,要肥瘦均匀的!”
“王婶子!萝卜块切太大了!小一点,入味!”
“那边和面的,水一次性别加太多!分次加!面要揉到‘三光’!”
“香料!香料粉准备好了吗?对,就是那个‘万能复合酱’的底料,多准备点!”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却又奇异地能调动起所有人的干劲儿。大家听着她的指挥,手下动作更加麻利,脸上都带着笑容,仿佛不是在准备一场离别宴,而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
宴席的菜单,是林晚昭绞尽脑汁、结合北疆特色和她所能调动的所有食材拟定的,主打一个“实在”、“过瘾”和“暖心”。
主食,是两大王牌:
一是管够的白面大馒头!不再掺任何杂粮麸皮,就是用最纯粹的白面,发酵得充分到位,蒸出来一个个胖乎乎、白生生,松软得能弹起来,麦香扑鼻。这是对过去那段“忆苦思甜”日子最直接的告别,也是对将士们肠胃最实在的抚慰。
二是沙葱羊肉馅饼!用新宰的肥嫩羊肉,混合着切得细细的、辛香开胃的沙葱,调味恰到好处,包入擀得薄薄的面皮里,放进刷了荤油的大铁锅中,烙得两面金黄,外皮酥脆,内里汤汁丰盈。一口咬下去,肉香、葱香、油香在口中爆炸,满足感直冲天灵盖!
硬菜,更是琳琅满目:
大锅炖肉:几乎动用了库存所有的腌肉、冻肉和新鲜猎获的野味,切成大块,与泡发好的干豆角、干蘑菇、新挖的土豆和萝卜一起,投入能容纳数人洗澡的大铁锅中,加入足量的香料和盐,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直到肉质酥烂,蔬菜吸饱了肉汁,锅里的汤汁浓稠得能粘住勺子。这一锅下去,全是扎实的肉和菜,管饱又解馋。
改良版手抓饭:用新到的上好稻米,加上胡萝卜丁、羊肉块、葡萄干(托商队带来的,数量不多,算是点睛之笔)以及林晚昭特制的香料,在大铁锅里焖制。米饭粒粒分明,吸足了羊肉和油脂的香气,胡萝卜带来清甜,葡萄干增加风味,用手抓着吃(当然也提供了木勺),豪迈又美味。
骨头汤:依旧是用熬煮了不知多少遍、直到酥烂的动物骨头,加入最后一批耐储的根茎蔬菜,熬成奶白色,撒上切碎的野蒜苗,汤鲜味美,营养丰富,最适合老人和孩子。
汤品与小吃:
野菜豆腐汤:用林晚昭之前发的豆芽和新鲜采摘的、确认无毒的几种野菜,加上她亲手点的、嫩滑的温泉豆腐,煮成一锅清淡爽口的汤,正好解腻。
烤野味:将猎到的野兔、山鸡等,用简单的调料腌制后,架在炭火上烤得外焦里嫩,油脂四溢,算是宴席上的“奢侈品”,每人能分到一小块尝尝鲜。
当夕阳的余晖将朔风城的城墙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时,这场史无前例的军民离别宴,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宴席的地点,就设在朔风城最大的校场以及连接校场的几条主要街道上。无数张临时拼凑起来的桌子(从营房搬出来的、百姓家借来的、甚至直接用的门板)连成一片,上面摆满了海碗、木盆和粗陶盘子。一口口依旧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大锅被直接抬到了场地中央,诱人的香气如同实质,笼罩了整个城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