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伴着年末最后几片梧桐叶在寒风中飘落,农历腊月十九悄然降临。
塞大校园里,往日里喧闹的林荫道少了几分嬉闹,多了几分沉静 —— 大一新生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人生中第一场大学期末考,图书馆的每张书桌前都坐满了人,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响交织成备考的主旋律,空气中弥漫着打印纸的清冽、墨水的淡香,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气息,连窗台上晒太阳的猫咪都格外乖巧,生怕打扰了这份专注。
这天午后,暖融融的阳光斜斜照进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区,在木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朱昊然合上手中的《量子力学导论》,起身走向辅导员梁彦秋的办公室。推开门时,梁彦秋正对着电脑整理学生成绩表,见他进来,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朱昊然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梁老师,我和梦夏已经把大一全年的课程自学完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课后习题还有拓展资料都过了一遍。请问,下学期的学分考核,能不能申请提前考?”
梁彦秋闻言,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 —— 他早知道这对 “小神医兄妹” 是难得的天才,平日里对朱昊然这位 “主公” 的事更是格外上心。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打开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时不时抬头和朱昊然确认课程范围,字斟句酌地撰写书面报告:从兄妹俩的自学进度,到过往学业表现,再到提前考核的申请理由,每一项都写得详尽周全。写完后又反复核对三遍,才小心翼翼地打印出来,揣进公文包,快步走向校长办公楼。
陶校长对朱昊然、李梦夏兄妹的出众之处了如指掌——朱昊然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声名远扬的小神医,曾为塞大所有在职教职工进行洗骨伐髓,使得每个人都年轻了十多岁;李梦夏则是校花选秀的冠军,表现十分卓越。在上次的学术论坛上,朱昊然对新能源课题的见解更是让一众教授大为惊叹。
接过梁彦秋递来的报告,陶校长飞快地浏览着,眉头随内容轻轻舒展,等看到 “自学完成全年课程” 的表述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拿起案头的朱砂笔,笔锋有力地在报告末尾批下 “特事特办,全力配合” 八个字,随后叫来校办主任,叮嘱道:“让教务处和各科试题组加班,务必在今天傍晚前准备好下学期所有重点科目的考核试卷,要从题库里随机抽取,保证难度和覆盖面。”
校长一声令下,学校各部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教务处的老师逐一联系工科、理科各科目组组长,试题组的教授们围着电脑筛选题库,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到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都挑出涵盖核心知识点的试题,组合成三套难度相当的试卷。当夜,专用考场的灯亮得格外早 —— 这间平日里用作竞赛集训的教室被临时布置,单人单桌整齐排列,暖白色的灯光照亮桌面,三套密封完好的试卷摆在讲台上。
朱昊然和李梦夏准时走进考场,拆开试卷袋时动作从容,拿起笔便伏案疾书。朱昊然偶尔会扶着下巴沉思片刻,笔尖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李梦夏则始终眼神专注,笔尖不停,偶尔翻页时指尖轻捻,动作轻柔得怕打破考场的安静。
次日清晨,考核试卷被送到各科目组阅卷。当第一位阅卷老师翻开朱昊然的高等数学试卷时,手中的红笔险些掉在桌上 —— 从选择题到最后一道压轴大题,竟一道错题都没有,步骤完整、逻辑清晰,连演算过程都写得工工整整。随着其他科目的试卷陆续批改完成,所有参与阅卷的老师都被惊得连连感叹:兄妹二人每一门科目,清一色的满分!红彤彤的 “100” 分用油墨印在试卷顶端,像一枚枚荣耀的烙印,无声地宣告着他们令人瞠目的自学能力,以及远超同龄人的知识储备厚度。
“这…… 这简直是神迹!” 教了三十年物理的老教授扶了扶眼镜,举着朱昊然的大学物理试卷,对身旁的年轻老师感慨,“我教过的天才不少,但能把下学期的课程学到这种程度,还考出满分的,真是头一个!”
考核结果尘埃落定,朱昊然和李梦夏在教务处拿到成绩通知单时,相视一笑。阳光透过教务处的窗户落在两人脸上,眼底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 新的学期,他们终于能腾出更多时间,专心投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朝着那个看似遥远却充满希望的课题进发。
说起可控核聚变社团,这半年来的经历颇有些波折。从开学初招募时的过百人,到后来历经一次次头脑风暴、实验模拟,不少成员因课题难度大、进度缓慢选择退出。还记得上个月的一次讨论会,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几个学生围着黑板争论磁场约束的参数,最后却因找不到突破点红了眼眶,第二天便递交了退社申请。在不断筛选淘汰的过程中,社团人数日益减少,到腊月十九最后一次活动时,仅剩下三十六人。其中,工科试验班的同学有二十三人(最初二十八人全部报名,活动两次后,有五人退出),其他班级仅余十三人。看着这十三人眼中未灭的热情,朱昊然索性在活动结束后召集大家,笑着说:“既然大家愿意跟着社团往前走,不如加入异度空间团队,咱们一起用更充足的资源搞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圣皇大帝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圣皇大帝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