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南下,南宋节节败退。
长江中下游一带狼烟四起。
受南宋朝堂影响,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向南、向南、再向南的奔逃。
当时, 名为柳行村的数百村民,也向南而去。
这天晚上,村长召集了村里几个声望比较高的老者,还有几名村里青壮的领头人,在一处坍塌了一半的房子里面开着会。
“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
“众人已经看见了,这一路之上,满目疮痍,都是逃难的啊。”
“所以,我们得改变一下既定计划了。”
“直接奔广南东路。”
“我就不信,那些鞑子还能一路跑到那里去。”
“就算他们能去,他们也受不了那里的天气。”
村长的话说完后,一名老者开口道“杨村长,如果去往广南东路的话,我们起码还得走三个月啊。”
“目前,我们的粮食可是没剩多少了。”
“别说三个月了,怕是半个月都熬不到。”
老者的话音刚落,一名年轻人接过了话茬。
“刘大爷,粮食不够的话,我们这一路可以打猎、捕鱼,实在不行弄些野菜。”
“村子的年轻人不少,大家都有着一把子力气,这点不用担心。”
“是啊,三哥说的对。”其他年轻人纷纷附和。
“三儿啊,坐坐坐,你们都坐下。”村长伸手往下压了压。
“那关于食物的事儿,就交给你们几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
“嗯,不过我还得说一句。”
“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未雨绸缪。”
“就别等着我们带的粮食都吃完,再打猎什么的了。”
“从明天就开始吧。”
“三儿,你好好安排一下,男子打猎、捕鱼。女子,挖野菜。”
“明白。”
又过了两个月,柳行村的数百口子村民,一路走来,有不少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在了半路上。
而此时的他们,也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食物严重匮乏。
没有充足的粮食,光靠着路上打猎、捕鱼、采野菜,根本就不行。
原因很简单。
想到这个法子的,不仅柳行村他们这一个村子。
所以他们往前走的这一路上……
在半个多月前,他们能打到的东西,捕到的鱼,采的野菜都很少了。
甚至于在昨天,他们已经开始吃起了树叶。
今天,村长又把众人召集在一起开始开会。
“我们已经断顿了。”
“我们饿几顿,吃不饱没关系。”
“但是还有那么多的小崽子啊。”
“他们都是村里的希望。”
“大家有没有好一点的法子?”
率先开口的,又是刘二牛。
“村长啊,我就说咱别跑那么远。”
“咱直接在周边找个地方扎下来吧。”
“他刘叔,扎下来?扎哪?”
“昨天路过那个镇子的时候,你没听到鞑子已经打到了潭州啊。”
“咱留在这里等死么?”
“你没看到,这里的人,都准备离开了么?”
“唉~~~”叹了口气,刘二牛又道“早知道,就在我们柳行村不出来了。”
“不出来,不出来你现在怕已经是死了。”
“那总好过跋山涉水的,再饿死在异乡。”
听了刘二牛的话,杨老三皱了皱眉头,他转头扫了刘二牛一眼。
“村长。”
“三儿,你说,你想到了什么法子?”
“实在不行,我带着咱的青壮,直接找个村子抢些粮食。”
“胡闹!”村长一拍大腿。
“三儿,你这不是胡闹么?”
“先不说咱们路过的那些村子里面有没有粮食。”
“就算有,你认为人家村里的青壮是吃素的?”
“就等着你去抢,然后拱手奉上?”
“到时候肯定要打一场。”
“就算咱的人到时候打赢了。”
“肯定会有伤亡吧?”
“那伤者怎么办?扔了,不管了?”
“那如果管,带着他们,后续呢?”
“你脑子发热之前,能不能想一想?”
村长的这一番话下来,杨老三低着脑袋不说话了。
毕竟村长所说的,句句在理。
最终,这次的会议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不欢而散。
五天后。
连着三天没有东西吃的柳行村村民们,实在是饿的不行了。
在赶路的途中,有不少人直接晕倒了。
于是,村长不得不决定临时休息。
会议又一次展开,仍然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某棵树皮都被剥光的大树下,杨老三带着杨石虎、杨全、杨立年三人正围坐在一起。
杨全:“三哥,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非饿死在半路上不可。”
杨立年:“是啊三哥,得想个办法啊。”
杨石虎:“三哥,不行咱找个村子抢他一把吧?”
听了三人的话,杨老三斜眼看了杨石虎一眼。
“虎子,你现在还有那劲头抢别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749局:九处特案调查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749局:九处特案调查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