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雪下了整整三天,奉天殿的烛火却亮了三天三夜。朱元璋背着手站在巨大的舆图前,手指划过辽东的边界线,那里的墨迹被反复圈点,已经晕成了一片黑。
“常遇春的破虏军损失多少?”他的声音沙哑,像是被炉火烧干了喉咙。
兵部尚书唐铎捧着账册,手指冻得发僵:“回陛下,破虏军在黑松林一战折了三千精锐,其中五百是能开硬弓的神射手。”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联军那边更惨,雪狼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沙俄将领伊万诺夫据说被火箭筒炸断了一条腿。”
朱元璋没回头,只是盯着舆图上的“山海关”三个字:“惨?等他们的援军到了,这点损失连根毛都不算。”他突然转身,龙椅旁的铜炉“哐当”一声被带倒,火星溅在青砖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传旨,让徐达把北平的神机营调一半到山海关,再从应天卫抽两千火铳手,限七天内到岗。”
“陛下,”唐铎犹豫着开口,“北平的防务……”
“防务?”朱元璋冷笑一声,抓起案上的茶杯砸在地上,青瓷碎片溅到唐铎脚边,“联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还谈什么北平防务!告诉徐达,要是神机营误了时辰,他这个魏国公就别当了!”
唐铎赶紧躬身应是,退到门口时,听见朱元璋对着舆图喃喃自语:“沙俄的重甲骑兵、英国的火炮、波斯的弯刀……这些杂碎凑在一起,倒是会挑时候。”
应天府的火器营里,铁匠们光着膀子抡大锤,火星子溅在结了冰的地面上,瞬间凝成白烟。营指挥使沐英正盯着工匠们给新造的火箭筒装引线,这些铁管子比之前的粗了三寸,筒身刻着螺旋纹——这是火器局新来的西洋工匠改良的,说能让火箭飞得更稳。
“沐将军,这玩意儿真能打穿沙俄的铁甲?”一个满脸煤灰的铁匠直起腰,捶着酸痛的后背。他手里的大锤还在冒烟,锤头沾着通红的铁屑。
沐英拿起一支火箭,箭头上的三棱刃闪着寒光:“皮埃尔先生说,里面填的火药加了硫磺,爆速比之前快三成。”他突然扬手,将火箭筒架在试射架上,对准五十步外的铁甲靶子,“要不要试试?”
铁匠们顿时围了过来。沐英点燃引线,往后退了三步。“咻——轰!”火箭拖着红尾撞在靶子上,铁甲像纸糊的一样裂开,碎片飞得老远。
“好家伙!”铁匠们爆发出喝彩,其中一个小个子突然哭了起来——他哥哥就是被沙俄重甲骑兵的马蹄踩死的。
沐英拍了拍他的肩膀:“哭啥?等这些家伙送到山海关,让你哥哥看看,谁才是硬骨头。”他转身对军需官喊,“把新造的三百支火箭筒装箱,每箱配五十发火箭,让锦衣卫的快马队送过去,夜里也别停。”
军需官应着,突然指着远处:“将军你看,那不是工部的宋大人吗?”
沐英抬头,看见宋濂裹着厚厚的棉袍,正指挥着工匠搬一个个黑铁罐子。“那是啥?”他眯起眼。
“是新做的地雷。”宋濂喘着气走过来,棉袍上沾着泥,“陛下说联军喜欢骑兵冲锋,让咱们多埋点这个。你看这引信,能调延迟,最短一炷香,最长三个时辰,保证让他们踩上去就别想活着下来。”
沐英踢了踢罐子,听见里面“哗啦”的响声:“填了多少火药?”
“比之前的多一半。”宋濂压低声音,“还掺了碎铁片,炸开的时候……”他做了个血肉横飞的手势,眼里闪过一丝狠劲。
从应天到山海关的官道上,一队队马车在雪地里碾出深深的辙痕。押粮官是个瘸腿的老兵,姓王,左脸有一道刀疤,是当年跟陈友谅打仗时留下的。
“王老哥,这雪再下下去,咱们恐怕要误了时辰。”一个年轻的士兵裹紧了棉袄,呼出的白气在胡子上结了冰。
王老兵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搓了搓:“误不了。当年打洪都,咱们三天没合眼,照样把粮草送上去了。”他指了指马车里的麻袋,“看见没?这里面不光有米,还有腌肉和菜干,陛下特意让人给山海关的弟兄加的。”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王老兵瞬间握紧了腰间的刀——来的是一队骑兵,穿着明军军服,却戴着从没见过的铜盔。
“站住!”骑兵领头的喊道,声音带着生硬的中原口音。
王老兵示意车队停下,自己上前一步:“军爷有何吩咐?我们是送粮的。”
领头的骑兵勒住马,铜盔下的眼睛扫过麻袋:“陛下有旨,粮车改道去北平。”
王老兵心里咯噔一下——陛下刚下的旨,粮草必须直送山海关,怎么会改道?他注意到骑兵的马蹄铁是西洋样式,而且他们的刀鞘上刻着沙俄的双头鹰纹章。
“敢问军爷的腰牌?”王老兵的手悄悄往后摆了摆,示意后面的士兵准备。
骑兵脸色一变:“哪来那么多废话!”说着就拔刀冲了过来。
王老兵早有准备,大喊一声:“动手!”藏在粮车里的士兵纷纷抄起短铳,“砰砰”几声,骑兵从马上摔下来,铜盔滚在雪地里,露出里面金黄的头发——是欧洲雇佣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