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城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徐达手中捏着一份刚从熊本城前线送来的战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玄色战甲上的银鳞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帐下将领皆垂首而立,无人敢出声打破这份沉默。
“三日,损兵七千,竟连熊本城的外城都未攻破!”徐达猛地将战报拍在案几上,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李文忠在奏疏里说,毛利元就用了‘瓮城叠防’之策,还在城外挖了三重陷坑,咱们的士兵冲上去,就像填进去的柴火!”
徐辉祖上前一步,躬身道:“父亲,熊本城本就是九州坚城,毛利元就又是日军有名的智将,此次失利或许是意料之中。不如让儿臣率军驰援,与李文忠将军合力攻城?”
徐达摇头,目光落在九州地形图上,指尖划过南部山区的位置:“你坐镇福冈,需保障粮草运输,不能动。如今能调动的,只有朱棣那两万兵力。”他顿了顿,对亲兵道:“传我将令,命朱棣即刻率部北上,增援熊本城!”
亲兵领命而去,帐内再次陷入沉默。徐达看着地图上的石见山,眉头微蹙——自朱棣去了南部山区,虽每日传回“清剿残敌”的捷报,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具体缘由。
此时的南部山区明军大营,朱棣正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看着下方五千精锐士兵操练。这些士兵皆是从两万大军中挑选出的悍勇之辈,身着轻便皮甲,手持短铳与弯刀,正演练着山地突袭的战术。
“殿下,按照您的吩咐,弟兄们已经练熟了‘梯次突袭’之法,只要摸到矿场附近,半个时辰内定能突破外围防线。”朱能站在一旁,语气中带着自信。他看着那些士兵动作利落的攀爬、隐蔽,仿佛已经看到了夺取银矿的场景。
朱棣点头,目光却看向北方熊本城的方向,眼神深邃:“徐达那边,想必很快就会来调令了。熊本城攻不下来,他定然会想到咱们这支援兵。”
话音刚落,一名亲兵策马从营外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后直奔高台,单膝跪地禀报道:“殿下,大将军有令,命您即刻率部北上,增援熊本城!”
朱棣接过将令,故作惊讶地挑眉:“哦?李文忠将军竟打得如此艰难?”他将将令递给朱能,沉声道:“你先继续督练士兵,我去给大将军回封信。”
回到中军帐,朱棣铺开信纸,却没有立刻动笔。他走到帐边,掀开帘子一角,看着远处连绵的山林——石见山就在那片山林深处,只要再给他三日时间,他就能摸清矿场的所有防御细节,可徐达的调令来得如此之快,打乱了他的计划。
“殿下,不能去熊本城啊!”张玉匆匆走进来,语气急切,“咱们的精锐都在准备突袭银矿,若是去了熊本城,不仅银矿的事要搁置,还会暴露咱们的意图!”
朱棣转过身,眼神坚定:“我知道。但徐达的将令不能不接,否则只会引起他的怀疑。”他走到案前,拿起笔,快速在信纸上写着,“你去准备一下,就说咱们在山区清剿时,发现日军残部正聚集在通往熊本城的必经之路旁,企图袭扰我军粮道,需先肃清这股残敌,才能北上增援。”
写完信,朱棣递给张玉:“把这封信交给传信的亲兵,务必让他尽快带回福冈。另外,你再派几名斥候,密切监视熊本城的战况,一旦李文忠那边有转机,咱们就有理由继续留在山区。”
“末将领命!”张玉接过信,快步离去。
福冈城的中军大帐内,徐达看着朱棣送来的回信,眉头皱得更紧。信中说,朱棣在山区发现了上千名日军残部,盘踞在一处名为“黑风谷”的地方,此地正是明军粮草运往熊本城的必经之路,若不肃清,恐危及粮道安全。
“黑风谷……”徐达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手指在地图上寻找。他记得斥候的禀报里,从未提过这个地方有大规模日军残部。
“父亲,会不会是朱棣故意找借口拖延?”徐辉祖凑过来,小声说道。
徐达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好说。粮道确实是重中之重,若是真有日军残部在黑风谷,确实需要肃清。这样,你派两名斥候,乔装成当地百姓,去黑风谷探查一番,看看朱棣说的是不是真的。”
“是,父亲。”徐辉祖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熊本城的战场上,正上演着惨烈的攻防战。李文忠站在城外的土坡上,看着士兵们一次次冲向城墙,又一次次被日军打退,心中如同刀割。
“将军,日军的箭雨太密集了,而且城墙上的火铳也打得准,咱们的士兵根本靠近不了城墙!”一名副将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
李文忠咬了咬牙,沉声道:“传令下去,让火铳营向前推进,压制城墙上的日军火力!再调五千盾兵,组成盾阵,掩护攻城士兵!”
命令传下,明军的火铳营立刻向前移动,密集的枪声响起,城墙上的日军士兵纷纷躲避。盾兵们举起厚重的盾牌,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掩护着攻城士兵冲向城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