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机械运转声在死寂了无数岁月的中央大厅中回荡,显得格外刺耳与不祥。那扇尘封的舱门表面,古老的符号依次亮起冰冷的蓝光,仿佛一头沉睡的远古巨兽正在缓缓苏醒。空气中弥漫的尘埃被无形的能量场扰动,如同受到惊吓的飞蛾般无序舞动。
“戒备!”护卫队长低吼一声,所有护卫队员瞬间抬起能量武器,呈扇形散开,将顾临等科研人员护在身后,枪口齐刷刷对准了那正在开启的舱门。森之民记忆编织者下意识地后退半步,翠绿的能量触须微微蜷缩,传递出本能的警惕。星语者学者的光谱身躯则高频闪烁起来,试图分析那蓝光的能量构成。
顾临的心跳也漏了一拍,但他强行压下瞬间升起的紧张,目光锐利地盯住那道越来越宽的门缝。他的手按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分析仪上,仪器屏幕上的数据正在疯狂跳动。
“能量读数稳定……非攻击性模式……结构类似于……长期休眠维持系统?”技术专家紧盯着读数,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这东西……难道还在运行?”
舱门最终完全滑开,后面并非预想中的武器阵列或狰狞的防御机制,而是一条向内延伸的、更加洁净明亮的通道。与外面布满灰尘和残破的景象不同,这条通道四壁光滑如镜,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顶部均匀地散发着柔和的白色光芒,空气中甚至能感觉到经过精密过滤的、略带臭氧味的气流。
一个平静的、毫无情感起伏的合成音从通道内部传来,使用的是刚刚被破译的“元构者”语言,经过实时转译系统传入每个人的听觉或意识中:
“检测到授权访问信号……环境自检通过……休眠维持系统序列唤醒……欢迎来到,‘永恒进化’项目,第七号原型保存库。”
授权访问信号?顾临立刻想到了那个将他们引至此地的、源自镜像种子的追踪信号。是那个信号,意外地符合了这里的某种访问权限?还是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针对符合特定条件“访客”的陷阱?
没有更多时间思考,通道内的灯光依次亮起,指向深处,仿佛一种无声的邀请。
“保持最高警戒,我们进去。”顾临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已经到了这里,不可能因为潜在的危险就退缩。他需要知道里面的真相,这关系到镜像种子的起源,甚至可能关系到顾心所面临的威胁。
联合小队小心翼翼地踏入通道。与外面的死寂和破败形成鲜明对比,内部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仿佛昨天才刚刚有人在此工作。他们经过了几扇紧闭的、标记着不同编码的舱门,最终抵达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
眼前的一幕,让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星语者学者和沉静的森之民记忆编织者,也不由得发出了无声的惊叹。
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其规模堪比一座小型城市。大厅的穹顶模拟着星空,但那些星辰的排列方式陌生而古老。而大厅的主体,则是一个望不到边的“海洋”——由无数个散发着微弱能量光芒的透明维生舱组成的矩阵。这些维生舱整齐地排列着,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数量之多,根本无法估算。
每一个维生舱内,都悬浮着一个……能量体。
它们的形态并不完全统一,有些接近人形轮廓,有些则是纯粹的几何光团,有些则不断在流体与固态之间变换。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散发着微弱的、类似意识活动的能量波动,却又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处于一种绝对的静止状态。这些能量体的光芒大多黯淡,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灰白色调,与顾心那充满生机与变化的混沌光华截然不同,更像是对某种生命形式的……拙劣模仿或未完成品。
“这里……保存着‘元构者’创造的……所有原型体?”一位棱娲考古学家声音干涩地说道,眼前的景象超出了他的想象极限。试图制造如此数量、如此规模的“完美生命”原型,这是何等的野心,又是何等的……疯狂!
顾临走到最近的一个维生舱前,透过透明的舱壁观察着里面那个呈标准球形的能量体。分析仪显示,其能量结构极其稳定,甚至可以说是僵化,缺乏自然生命应有的动态平衡和自适应能力。
“它们……还‘活’着吗?”森之民记忆编织者将手贴在冰冷的维生舱外壁上,细细感应,眉头紧锁,“感觉……很空洞。有意识的火花,但被禁锢了,无法生长,无法变化……像是一颗永远不会发芽的种子。”
“根据记录,‘永恒进化’项目旨在创造出能够不断自我优化、最终达到完美形态的生命雏形。”星语者学者浏览着从大厅一侧某个尚能访问的控制终端破译出的零星信息,“但这些原型体……似乎都卡在了某个阶段,无法突破自身结构的限制。过度追求初始的‘完美’和‘稳定’,反而扼杀了‘进化’的可能性本身。”
就在这时,顾临佩戴的特殊感应器突然微微震动起来——这是他与顾心之间独有的、基于混沌能量共鸣的微弱联系。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大厅的更深处。那种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他,或者说,在呼唤着他身上所携带的、属于顾心的那一丝能量印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类静默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类静默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