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的发展渐入佳境,精细化的管理初显成效,内部凝聚力在磨合中缓慢增强。街道整洁,工坊有序,书声与号子声交织,一派欣欣向荣。然而,林凡站在镇荒城加固加高后的城墙上,眺望着远方层峦叠嶂的山影,心中却没有半分松懈。繁荣如同精美的瓷器,看似坚固,实则易碎。阿竹情报网络传回的零星信息,无不表明周边势力对这块突然崛起的“肥肉”兴趣日浓,暗探的身影在望北城内外若隐若现。屈公的暧昧态度更像是一把悬着的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一、 居安思危,铸剑砺甲
这一日,林凡召来了墨恒、老冶、鲁苇以及铁叔,地点依旧是那间戒备森严的核心工坊。与以往讨论民用技术或管理制度不同,此次气氛更为凝重,空气中仿佛弥漫着铁与火的味道。
“诸位,双城今日之景象,来之不易。”林凡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有力,“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等之富庶,我等之技艺,已成他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若无足以自保,乃至令敌胆寒之力,今日之繁荣,不过是明日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冶。“老冶,我军现有之兵刃,虽形制已备,然铁质仍嫌粗劣,韧性不足,锋锐难久。遇敌之坚甲利刃,恐难占上风。我欲你主持‘百炼’之法,务必使我将士手中之剑,无坚不摧,身上之甲,固若金汤!”
老冶浑浊的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他一生浸淫冶铁,深知当前铁器的局限。他颤声道:“主公明鉴!寻常炒钢、灌钢,虽得熟铁、生铁之利,然杂质犹存,性能不稳。‘百炼’之法,老朽曾闻古之名匠偶得,乃千锤百炼,反复折叠锻打,排尽杂质,使铁料致密如膏,方能成‘钢’!然此法极其耗费工时、燃料与匠人心力,且成品率低……”
“我知道难。”林凡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正因其难,方能成就利器!不要怕耗费,不要吝啬工时。集中最好的燃料(煤炭),挑选最富经验的铁匠,成立‘百炼坊’,专司军工用钢!先从最关键处着手:连弩之核心弩机、强弓之弓弰、将领与精锐之士的刀剑、以及锁子甲之铁环用料。我要的,不是一两件精品,而是能稳定产出、装备部队的‘钢’!”
他转向墨恒:“墨恒,你统筹资源,全力配合老冶。所需人手、燃料、辅助材料,优先供应。同时,基于新的‘工分’制度,对参与百炼的工匠,给予最高的技能与难度系数,绝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属下明白!”墨恒重重点头,他深知此事关乎生死存亡。
二、 磐石之基,水泥问世
安排完进攻的“牙”,林凡的目光转向防御的“盾”。他看向一直沉默寡言、却对材料和结构有着独特直觉的鲁苇。
“鲁苇,现有的城墙,虽经加固,仍以夯土、石料为主。面对投石、冲车,尤其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强大的攻城器械,防御力终究有限。”林凡拿起一块普通的石灰石,“我欲制一种全新的建筑材料,其性如水般可塑,干固后却坚逾磐石,可弥合石缝,浇筑成整体,名曰——‘水泥’!”
“水泥?”鲁苇和墨恒都露出疑惑之色。这个概念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林凡耐心解释:“原理并不复杂。以此地盛产的石灰石为主,混合适量黏土,经高温煅烧成熟料,再磨成细粉,使用时与水、砂石混合,便能凝结硬化。关键在于原料配比、煅烧温度与时间的掌控。”
他凭借记忆,勾勒出立窑的草图,讲解了“两磨一烧”的基本工艺。“此事,由鲁苇你主要负责,墨恒协助。先行建造试验用小窑,反复尝试不同比例的石灰石、黏土,甚至可以考虑加入少量铁矿粉(作为校正原料)。记录每一次煅烧的温度(通过火焰颜色和窑内情况判断)、时间,以及产出熟料的质量。磨粉可用水力石磨。制成后,需进行严格的测试:凝结时间、硬化后的强度、耐水性等。”
林凡深知,真正的高标号水泥并非一蹴而就,但这第一步必须迈出。“一旦试验成功,哪怕只是最初级的水泥,其意义亦将非凡!不仅可用于城墙的关键部位加固、浇筑棱堡、箭塔,更可用于修建更坚固的仓库、水利设施,乃至未来的道路桥梁!”
鲁苇听得心神激荡,他本能地感觉到,这将是一场材料界的革命。他郑重领命:“苇,必竭尽所能,不负主公所托!”
三、 分工协作,暗流下的竞速
命令下达,整个双城的核心工坊体系,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开始围绕着“钢”与“水泥”这两个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镇荒城深处,靠近优质煤矿和水源的地方,一座新的、戒备等级更高的“百炼坊”被迅速搭建起来。老冶亲自坐镇,挑选了二十名最顶尖、最可靠的铁匠,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工作。
炉火被鼓风机催动得发出沉闷的咆哮,温度远超以往。铁匠们赤膊上阵,汗水滴在灼热的铁料上发出滋滋声响。他们按照林凡提示的“折叠锻打”理念,将烧红的铁块反复锤打、折叠、再锻合,每一次锤击都旨在将杂质挤出,让铁料内部的晶体结构更加致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