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可用,但需善加引导;将领勇悍,却需利益捆绑;后勤辎重,更是重中之重……”他心中默默梳理着。
北伐绝非简单的冲锋陷阵,而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工程。
他这位亲王监军,看似地位尊崇,实则处处需要权衡与手段。
既要展现出足够的能力赢得将士信服,又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引来猜忌;既要为大军争取足够的资源,又不能显得手伸得太长,僭越了职权。
“殿下,是直接回府吗?”身旁的张诚见朱棡久久不语,出声请示道,打断了他的沉思。
朱棡抬眼看了看天色,又感受了一下腹中的饥饿感(那几块点心早已消耗殆尽),摇了摇头:“不,先去一趟城西的‘百工坊’。”
“百工坊?”张诚微微一怔。那是朝廷设立的、汇聚了各地能工巧匠的官营作坊,主要负责打造军械、攻城器具以及一些精细的皇家用品。
王爷刚巡视完京营,不去兵部或者回府用膳,去那里做什么?
“嗯,”朱棡并未多解释,只是淡淡道,“去看看军械打造的情况,眼见为实。”
张诚虽心有疑惑,但不敢多问,立刻命令队伍转向,朝着城西的方向行去。
百工坊位于应天府的西城角落,占地极广,尚未靠近,便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叮叮当当的金铁交击之声,以及木匠刨锯木材的嘶哑声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煤炭燃烧和金属淬火的特有气味。
来到戒备森严的坊门之外,守卫的兵士验过朱棡的亲王腰牌和勘合文书后,不敢怠慢,连忙打开坊门,并飞快地派人进去通传。
不多时,一位穿着从六品工部主事官袍、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烟火色的老官员,带着几个坊内的管事,急匆匆地迎了出来,见到朱棡,连忙跪地行礼:
“下官百工坊管事主事周墨,不知晋王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望殿下恕罪!”
“周主事不必多礼,起来说话。”朱棡翻身下马,语气平和,“本王奉旨筹备北伐,今日巡视京营,顺道过来看看军械打造的进度。”
“是是是,殿下请随下官来。”周墨连忙起身,侧身引路,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亲王殿下亲至,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走进百工坊,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巨大的工棚连绵起伏,里面炉火熊熊,热浪扑面。
赤着上身、满身油汗的工匠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有的在奋力捶打烧红的铁胚,打造刀剑枪头;
有的在小心翼翼地组装着弩机的复杂部件;有的则在刨光盾牌的木质表面……秩序井然,却又充满了力量感。
朱棡在周墨的引导下,缓步穿行于各个工棚之间。他看得很仔细,不时会停下脚步,拿起一件半成品的腰刀,用手指弹一下刀身,倾听其声;
或者凑近观察弩机齿轮的咬合是否紧密;
甚至还会询问一些打造工艺上的细节,比如钢材的淬火次数、弓弩射程的稳定性等等。
他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让周墨和那些跟随的工匠头目们暗暗心惊。这位年轻的亲王,似乎并非对工匠之事一窍不通的纨绔子弟。
当走到一处正在打造步人甲(重型步兵铠甲)的工棚时,朱棡拿起一片已经打造好的甲叶,用手指摩挲着边缘,眉头微微蹙起:
“周主事,这甲叶的边缘,似乎未曾仔细打磨?如此锋利,岂不是容易在穿戴或行动时,划伤士卒自身?还有,这甲片的叠压方式,似乎也可再优化,或许能更省铁料,同时不减防御。”
周墨闻言,额头上顿时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晋王观察得如此细致,连忙解释道:
“殿下明鉴!这……这甲叶边缘,按例是需打磨的,只是……只是近来工期紧迫,工匠们日夜赶工,有些细节便……便疏忽了。下官一定严加督促,定不让残次品流出坊去!”
至于甲片叠压方式,他更是支支吾吾,只说这是祖辈传下的工艺,不敢轻易更改。
朱棡看着他那惶恐的样子,心中明了。工期紧迫是真,但管理粗放、缺乏创新也是事实。
他并未苛责,只是淡淡道:“北伐乃国之大事,军械乃将士第二性命,关乎生死,关乎胜败,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工期要紧,但质量更要紧。周主事,你掌管百工坊,责任重大啊。”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周墨只觉得后背发凉,连连躬身称是。
在视察弓弩作坊时,朱棡更是停留了许久。
他仔细观看了工匠制作弓胎、缠绕弓弦、校准望山的全过程,甚至还亲自试射了一把新造好的制式步弓,对弓力的均匀性和射程的稳定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弓乃远射之王,弩乃破甲利器。”朱棡对陪同的周墨以及几位老匠师说道,“
北元骑兵来去如风,甲胄亦是不弱。
我大明军队若想在野战中与之抗衡,弓弩之利,至关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