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带着常清韵和徐妙云坐在观礼台上,济熺在乳母怀中好奇地东张西望。
“朱棡哥哥你看,“徐妙云指着河中的龙舟,“那条红色的龙舟划得最快!“
常清韵轻声道:“听说那是孙家商队的龙舟。“
果然,红色龙舟第一个到达终点。孙玉茹上台领奖时,悄悄对朱棡道:“王爷,边境有变。“
朱棡神色不变,低声道:“晚些时候来王府详谈。“
龙舟赛结束后,朱棡立即回府召见孙玉茹。
“瓦剌内乱已平,“孙玉茹禀报,“新大汗是也先的堂弟,对我们态度友好,愿意继续互市。“
朱棡松了口气:“这是好消息。“
“但是......“孙玉茹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新大汗要求与王爷结盟,共同对付鞑靼部。“
朱棡沉吟片刻:“此事关系重大,容我考虑。“
晚膳时,朱棡将此事告知常清韵和徐妙云。
徐妙云立即道:“不行!与瓦剌结盟,岂不是授人以柄?“
常清韵却道:“妾身以为,可以答应,但要加上限制。“
“哦?“朱棡挑眉,“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答应结盟,“常清韵道,“但只限于对付鞑靼。而且要约定,瓦剌不得侵犯大明边境,不得与大明其他敌人结盟。“
朱棡眼中闪过赞赏:“清韵说得对。就这么办。“
次日,朱棡派人回复瓦剌新大汗,同意结盟,但附上了常清韵提出的条件。新大汗爽快答应,边境终于真正安定下来。
消息传回应天,朱元璋大喜,下旨赏赐晋王府。
接到圣旨,朱棡对常清韵和徐妙云道:“边境安定,我们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徐妙云高兴地说:“那朱棡哥哥可以多陪陪我们了!“
常清韵温柔地笑着:“是啊,熺儿也该多和父亲相处。“
窗外,夏日的阳光明媚。而对晋王府来说,真正的安宁,终于到来了。
六月的太原,暑气渐盛。晋王府后园的荷花池里,粉白相间的荷花开得正艳。常清韵抱着济熺坐在水榭中,轻轻摇着团扇。徐妙云则赤着脚坐在池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清凉的池水。
“姐姐你看,“徐妙云指着池中一对交颈的鸳鸯,“它们多恩爱啊。“
常清韵温柔地笑着:“是啊,就像妹妹和王爷。“
徐妙云俏脸微红,正要说什么,忽然眼睛一亮:“朱棡哥哥回来了!“
朱棡今日穿着一身月白常服,更显俊朗。他从常清韵怀中接过儿子,笑着问:“今日可还乖?“
“乖得很,“常清韵柔声道,“方才还对着荷花笑呢。“
徐妙云蹦蹦跳跳地过来,很自然地挽住朱棡的手臂:“朱棡哥哥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边境安定,军务自然就少了。“朱棡在石凳上坐下,“正好多陪陪你们。“
晚膳时分,厨房做了消暑的凉面和各色小菜。徐妙云细心地为朱棡拌面,常清韵则为他布菜。
“王爷尝尝这个,“常清韵夹了一块凉拌黄瓜,“这是用井水镇过的,最是爽口。“
朱棡尝了一口,点头赞道:“清韵总是这么贴心。“
徐妙云立即道:“这面条是我看着厨娘擀的,劲道着呢!“
朱棡忍俊不禁:“都好,都好。“
用罢晚膳,三人在园中纳凉。夏夜的微风带着荷香,徐妙云像只快乐的萤火虫,在夜色中穿梭。
“朱棡哥哥,“她忽然想起什么,“过几日就是七夕了,我们怎么过?“
朱棡看向常清韵:“清韵觉得呢?“
常清韵浅笑:“听说城外的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不如我们去庄子上住几日?“
徐妙云拍手笑道:“这个主意好!我早就想去庄子上玩了!“
于是七夕前两日,晋王府一行人前往城外的别庄。这里依山傍水,比城里凉爽许多。
别庄的管家早已准备妥当。晚膳后,朱棡带着常清韵和徐妙云在庄子里散步。暮色中的田野格外宁静,只能听到蛙声一片。
“这里的星星真多。“徐妙云仰头望着星空,“比王府里看到的星星多多了。“
常清韵轻声道:“庄子开阔,没有遮挡,看星星自然更清楚。“
朱棡握住她们的手:“等年纪大了,我们就找一处这样的田园之地,颐养天年。“
徐妙云立即道:“那我要和朱棡哥哥、清韵姐姐永远在一起!“
七夕这日,庄子里格外热闹。丫鬟们忙着准备巧果,徐妙云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学做。
“姐姐你看,“她捧着一盘歪歪扭扭的巧果,“我做的怎么样?“
常清韵忍俊不禁:“妹妹的手艺......很有特色。“
朱棡尝了一个,点头道:“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味道不错。“
徐妙云得意地扬起下巴:“我就说嘛!“
傍晚,众人在葡萄架下摆上瓜果。常清韵细心地将一枚绣花针放在水碗中,银针在水面微微晃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