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按照规矩,朱棡要进宫向父皇母后拜年,常清韵为他整理朝服,仔细系好每一个扣子。
“今日宫中大宴,少喝酒。“常清韵轻声嘱咐,“我让人备了醒酒汤,回来记得喝。“
朱棡笑道:“有你在,我哪敢多喝。“
宫中果然热闹非凡。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接受皇子皇孙们的朝拜。马皇后坐在他身旁,面带微笑,眼中却带着几分疲惫。
轮到朱棡时,朱元璋难得地露出笑容:“老三在山西做得不错,朕心甚慰。“
朱棡恭敬道:“儿臣不敢居功,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朱元璋点点头:“听说你带了个女子回京?“
朱棡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回父皇,是儿臣在太原结识的一位姑娘,才德兼备。“
“哦?“朱元璋挑眉,“既然如此,元宵宫宴带来让朕瞧瞧。“
“儿臣遵旨。“朱棡心中暗喜,这倒是个好机会。
拜年结束后,朱棡特意去拜见马皇后。马皇后见到他,很是高兴:“棡儿来了,快坐。“
“母后近日身体可好?“朱棡关切地问。
马皇后叹道:“老毛病了,不碍事。听说你在山西政绩斐然,母后很是欣慰。“
母子二人说了会家常,马皇后忽然问道:“听说你带回来的那位姑娘,是常家的女儿?“
朱棡心中一惊,没想到母后消息如此灵通。
“母后明鉴,“朱棡低声道,“清韵她......确实是的。“
马皇后沉默片刻,轻声道:“常家的事,母后也觉得很可惜。既然你真心喜欢她,母后会帮你在父皇面前说情的。“
朱棡大喜:“多谢母后!“
回到王府,朱棡将这个消息告诉常清韵。常清韵又惊又喜:“皇后娘娘真的这么说?“
“母后向来疼我。“朱棡笑道,“有她帮忙,我们的婚事就更有把握了。“
接下来的日子,朱棡忙着应酬各路官员,常清韵则在府中准备元宵宫宴的衣着打扮。她知道,这次宫宴将决定她的命运。
正月十四,徐妙云又来拜访。这次她带了一个锦盒,说是送给常清韵的礼物。
“清儿姐姐明日就要进宫了,“徐妙云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精美的玉簪,“这支簪子是我娘留下的,希望姐姐喜欢。“
常清韵感动不已:“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姐姐就收下吧,“徐妙云认真地说,“明日宫宴,姐姐戴上它,一定很好看。“
送走徐妙云,常清韵抚摸着那支玉簪,心中百感交集。
晚膳时分,朱棡回来,见常清韵对着玉簪出神,便问:“怎么了?“
常清韵将徐妙云来访的事说了。
朱棡叹道:“妙云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
“是啊,“常清韵轻声道,“我总觉得对不起她。“
“感情的事,强求不得。“朱棡握住她的手,“明日宫宴,你只需做自己就好。父皇母后都是明理之人,一定会喜欢你的。“
常清韵点点头,心中却依然忐忑。
明日宫宴,不仅关乎她的终身,更关乎朱棡的前程,她绝不能有丝毫差错。
夜色渐深,应天城的灯火渐次熄灭。
但对常清韵来说,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明日,将是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正月十五的黎明来得格外迟。常清韵几乎是睁着眼等到天光微亮,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更鼓声,一遍遍在脑海中预演着今日的仪态举止。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纸时,她轻轻起身,生怕惊动了外间守夜的丫鬟。
“姑娘醒得真早。“丫鬟听到动静,端着温水进来,“奴婢这就为您梳妆。“
常清韵坐在镜前,看着镜中略显苍白的脸,深吸一口气:“用些胭脂吧,今日气色不能太差。“
丫鬟会意,仔细地为她敷粉施朱。妆成后,镜中人儿眉如远山,目似秋水,只是眼底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忐忑。
“姑娘真美。“丫鬟赞叹道,“王爷见了必定欢喜。“
常清韵轻轻抚过徐妙云送的那支玉簪,犹豫片刻,还是将它簪在发间。玉质温润,衬得她愈发端庄。
这时,朱棡推门进来。他今日穿着亲王常服,玄色织金蟠龙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更显英挺。见到盛装打扮的常清韵,他眼中闪过惊艳之色。
“清韵,你真美。“他走上前,从袖中取出一支金步摇,轻轻插在她发间,“这是母后赏的,说是给未来儿媳的见面礼。“
常清韵心中一暖,知道这是马皇后在表明态度。她对着镜子仔细端详,步摇上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平添几分华贵。
“时辰不早了,“朱棡握住她的手,“我们该出发了。“
马车驶向宫城的路上,常清韵始终沉默。朱棡察觉她的紧张,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别怕,有我在。“
宫门前已经停满了各府车驾。见到晋王府的马车,不少官员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常清韵深吸一口气,在朱棡的搀扶下优雅下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