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有关卡盘查,当验看过晋王仪仗和那如朕亲临的王命旗牌后,无不骇然失色,慌忙放行,态度恭敬至极。
朱棡坐在马车内(为节省马力,长途行军他多乘马车),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那本厚厚的、由和珅及几位老臣提供的山西舆情汇总,以及……朱棣送来的那本册子。
他看得很仔细,但眼神冷静,时而提笔在旁边批注,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而对那些隐含导向性的内容则一笑置之。
“殿下,前方即将进入山西地界了。”赤鸢在车窗外低声禀报。
朱棡放下书卷,撩开车帘望去。
只见远处山峦起伏,地势逐渐升高,黄土沟壑纵横,一派苍茫雄浑的北国风光。
空气中似乎也弥漫起一种与江南水乡截然不同的干燥和冷冽。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今夜在平定州驿馆歇息。”
“是!”
又行数日,太原城那高大雄伟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比起应天的繁华秀美,太原城更像一个饱经风霜、棱角分明的北方汉子。
城墙高大厚实,呈现出一种历经战火的暗沉色调,城楼箭垛林立,旗帜飘扬,透着一股边塞特有的肃杀和凝重。
得知晋王驾到,山西行省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主要官员,以及太原府的大小官吏,早已得到消息,齐聚城外十里长亭,黑压压地跪倒一片迎接。
“臣等恭迎晋王殿下千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还算整齐,但朱棡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不少目光带着审视、好奇,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与怀疑。
毕竟,他只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王爷,虽然战功赫赫,但那是遥远的西南,在这复杂的北疆,他能否站稳脚跟,还是未知数。
朱棡缓缓走下马车,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他并未立刻让众人起身,而是沉默了片刻。
这股沉默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原本还有些细微骚动的迎接队伍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心头都莫名一紧。
“诸位大人请起。”朱棡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本王奉旨就藩,日后治理山西,镇守边陲,还需倚仗诸位大人同心协力,共保境安民。”
“臣等必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众人连忙应声,这才纷纷起身,暗自松了口气,却也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这位年轻亲王,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应付。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朱棡并未过多寒暄,直接下令入城。
太原城的街道远不如应天宽阔繁华,百姓衣着也更显朴素,甚至有些破旧。
看到晋王的仪仗,百姓们纷纷避让两旁,跪地磕头,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好奇,还有一丝麻木。
朱棡坐在车中,默默观察着这一切。这座城市的脉搏,似乎有些沉重。
晋王府位于太原城东北角,是前元贵族府邸改建而成,规模宏大,但略显陈旧。王府属官和仆役早已跪迎在府门外。
朱棡下车,步入王府。府内建筑敦厚结实,庭院开阔,却少了几分江南园林的精致,多了些北地的粗犷。
他并未休息,直接在前殿升座。
山西主要官员皆垂手恭立殿下。
“本王初来乍到,于山西事务诸多不明。”朱棡开门见山,语气不容置疑,
“今日起,三日内,布政使司将近年山西户籍、田亩、赋税、仓储账册副本送至王府;按察使司将近年刑狱案卷、官吏考核情由摘要呈报;都指挥使司将所属卫所兵马、粮饷、军械、边塞防务详情造册送来,本王要逐一过目。”
他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要求明确,根本不容人拒绝和拖延。
台下官员心中俱是一惊!这位王爷,一来就要抓最核心的权柄和情况,而且限期三日,这分明是要立刻接管一切的架势!
如此雷厉风行,与他们预想中少年亲王可能需要时间适应的情况截然不同!
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布政使硬着头皮出列:“殿下舟车劳顿,是否先歇息几日,容臣等……”
“军国大事,岂容耽搁?”朱棡淡淡打断他,目光扫过三人,“三日,可有难处?”
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三人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臣等遵命!三日内必当呈送殿下!”
“很好。”朱棡点点头,“此外,传令下去,明日辰时,本王于校场检阅太原左、右、前三卫护卫。所有千户以上军官,务必到场。”
又是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检阅军队,这是要直接掌控军权!
“是!”都指挥使冷汗都快下来了,连忙应下。
“今日便到此,诸位大人且先回去准备吧。”朱棡挥了挥手。
众官员如蒙大赦,又心怀忐忑地行礼退下。走出晋王府,不少人背后都已惊出一身冷汗。这位晋王殿下,年纪虽轻,手段却如此老辣凌厉,看来,山西的天,真的要变了!
殿内瞬间空旷下来。朱棡微微松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连续赶路和方才的精神对峙,也让他感到一丝疲惫。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必须在一开始就树立起绝对的权威,不能给任何人观望和试探的机会。
“殿下,是否先歇息片刻?”赤鸢低声道。
朱棡摇摇头:“带本王去书房,另外,让王府长史、典簿等属官前来见本王。”他需要立刻了解王府内部的运作情况和人员背景。
新的征途,从踏入太原的第一天起,便已充满了无声的较量。而朱棡,已然亮出了他的锋芒。
银安殿内的威压随着官员们的退去而渐渐消散,但空气中依旧残留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感。
朱棡并未在空旷的大殿中久留,在赤鸢的引领下,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了王府的书房。
这间书房比他在应天的书房更加宽敞,陈设却相对简朴,巨大的花梨木书案,靠墙立着满满当当的书架,多是些经史子集和兵法典籍,散发着一股陈年墨香和北方干燥木材特有的气息。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