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的六国贵族们,虽被礼制裹挟着躬身肃立,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意,心却早已沉入冰窖,翻涌着各自的酸楚与愤懑。
齐国宗室的代表垂着眼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朝服上早已失了光泽的纹饰。
“封子弟功臣”这几个字像淬了冰的针,狠狠扎进心里。他想起临淄城破那日,宗室子弟四散奔逃,竟无一处能成犄角之势
——若先祖肯将子弟分封各地,织成一张护国安邦的网,王贲的铁骑怎会如此轻易踏平千里齐地?
如今,昔日与齐王建平起平坐的秦王,竟成了“皇帝”,端坐于万邦之上。
那龙椅的轮廓,在他眼中模糊成齐国宫殿的剪影,屈辱感像潮水般漫过喉头,呛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偷偷抬眼,瞥见咸阳宫墙上严密的守卫,那圈禁他们的高墙仿佛也随之浮现,心中只剩一个念头:
哪怕能回胶东半岛守着一亩三分地,也比在这金丝笼里做个活标本强。
楚国王族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袖中的拳头攥得死紧,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项燕将军战死前的怒吼犹在耳畔回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皇帝推行的郡县制,分明是要将这“三户”也拆得七零八落。
楚地广袤,原本靠宗室血脉维系的凝聚力,一旦被郡县割裂,几代之后,楚人还会记得怀王、考烈王吗?
他们这些王族,岂不成了无根的浮萍?淳于越话音刚落,他眼角的余光扫过周围几位楚人,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意
——总算有人敢说句实话,哪怕这实话如风中残烛。
赵国那位曾食邑万户的公子,盯着阶下那些因军功而意气风发的秦国新贵,指节捏得发白。
想当年,他在邯郸城策马而过时,何等风光?
封地内的百姓见了要叩首,官吏见了要躬身。可如今,他名下的田宅被没收大半,只剩下咸阳城内一处宅院,出门都要报备行踪。
郡县制?
这分明是断了他们所有的后路!
魏韩的贵族们也在暗自咬牙,他们中的不少人曾在故国担任要职,熟悉山川地理、民情风俗,本以为还有机会凭借这些“资本”重回权力中心,可郡县的长官全由皇帝任命,他们这些“亡国之人”,
连递个名帖的资格都没有。嫉妒像毒藤般缠绕着心,看着那些秦国新贵接受赏赐时的笑脸,只觉得刺眼又刺耳。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们像一群被困在蛛网上的虫,既盼着风来打破这窒息的平静,又怕风来得太猛,连最后一丝残存的体面都被撕碎。
李斯话音未落,已阔步走出朝列,玄色朝服在殿中划出凌厉的弧度。
他目光扫过面面相觑的博士们,最终落在淳于越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淳于博士口口声声言‘封子弟’,敢问昔年周室分封同姓,终至诸侯相攻,连兵不解,天下糜烂数百年,这便是博士眼中的‘长治久安’?”
他猛地提高声调,声音撞在殿梁上嗡嗡作响:
“秦扫六合,非恃仁义,乃赖法度!若依古法,封子弟功臣,待其羽翼丰满,岂非要重演列国纷争?
届时刀兵再起,百姓流离,博士能担此责否?”
淳于越涨红了脸,嗫嚅着辩解:“臣……臣只是以为,宗室辅弼,可固根基……”
“根基?”李斯厉声打断,“大秦的根基,是陛下的威权,是一统的法令,而非那些盘剥百姓的宗室贵族!”
他转身面朝始皇帝,深深一揖,“陛下,昔年商君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方有秦之强盛。若事事师古,何来今日之天下?
今诸生不悟时变,抱残守缺,以虚言乱实政,实乃国之大害!”
说罢,他霍然转身,目光如刀剜向那些窃窃私语的六国贵族:“尔等莫非也盼着分封?
盼着重回列国时代,再做你们的王侯?”一句话戳中痛处,贵族们顿时噤声,个个垂首,不敢与他对视。
殿角的赵高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手指在袖中轻轻捻着玉扳指,眼底闪过一丝玩味的精光。
他暗自思忖:李斯这老狐狸,果然厉害。淳于越那点酸儒见识,怎敌得过他这柄浸过血的法家利刃?
看似驳斥复古,实则句句在巩固皇帝的权威——这正是陛下最想听的。
瞥一眼御座上始皇帝微沉的面色,赵高心中越发笃定:
陛下虽未发话,眼底的赞许却藏不住。李斯这一步棋走得极妙,既压服了异见,又卖了陛下一个顺水人情。
只是……他又扫过那些面如死灰的博士和六国贵族,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李斯锋芒太露,树敌太多,未必是好事。
这些被打压的守旧派,这些心怀怨恨的六国贵族,迟早会成为李斯的祸患。
而自己,只需静静看着,偶尔添上一把火,便足够了。
想到此处,赵高微微躬身,将眼底的算计掩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副恭顺的模样,仿佛只是个沉默的旁观者。
殿内的空气仿佛被始皇帝那一拍案几震得凝固了,虎贲卫士拖拽淳于越等人的锁链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六国贵族们垂首帖耳,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生怕触怒这位盛怒中的帝王。
待卫士押人退下,始皇帝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最终落在武将队列时,赵高站在御座侧后方,垂着眼帘,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暗自赞叹:
陛下这手“恩威并施”,实在是炉火纯青!先以雷霆手段镇压淳于越,既是敲打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守旧势力,更是给六国贵族们一个响亮的警告
——任何挑战皇权的念头都该死!这股子狠戾,瞬间浇灭了殿内所有不臣之心。
紧接着,话锋一转抛出南平百越的议题,硬生生将武将们从方才的压抑中拽出来,点燃了他们建功立业的野心。
灭六国后,武将群体本就憋着一股劲无处使,南平百越恰是给了他们宣泄的出口,既拓了疆土,又稳住了军心,还能让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领远离中枢,一箭三雕!
喜欢大秦,让我魂牵梦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