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的手,已经死死攥住了御座的扶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
黑玉冰冷的触感也无法熄灭他胸中翻腾的怒火。六十万?王翦!
寡人予你灭赵、破燕之兵,何曾如此靡费?
你这是在质疑寡人的国力,还是在……要挟寡人?!
一股被冒犯、被轻视的屈辱感,混合着对庞大数字本能的恐惧,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他强压着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咆哮,目光如利刃般钉在王翦脸上,声音从齿缝里挤出,带着金属摩擦的刺耳感:
“六十万?老将军!寡人扫灭三晋,荡平北燕,所费甲兵几何?
楚国,当真值得寡人倾尽家底?
莫非老将军年事已高,雄心不再,竟被项燕之名所慑?”
这诛心之问,字字如刀!
大殿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王翦身上,有同情,有担忧,也有几分幸灾乐祸的窥探。
王翦苍老的面容纹丝未动,仿佛那利刃般的话语只是拂过山岩的微风。
他再次躬身,姿态谦卑,语气却依旧平稳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磐石般的力量:
“大王明鉴。老臣非是畏敌,更非惜身。昔者灭赵,赵有昏君郭开,自毁长城;
灭魏,魏都大梁,地势低洼,可引水攻之。
此皆有其隙可乘。然楚国则不然。”
他抬起眼,目光坦然地迎向秦王那几乎要喷火的眼睛,
“楚地辽阔,无险可恃则处处皆险;楚人悍勇,项燕善抚士卒,深得民心。
我军深入其境,千里转战,若无绝对优势之兵力,一旦陷入僵持,粮道漫长,极易为敌所乘,截断后路。
届时,非但灭楚不成,恐……恐有倾覆之危!
六十万大军,非为攻城拔寨之数,实为震慑楚地、控扼要冲、护卫粮秣、以堂堂之阵碾压其反抗意志之根本!
少一卒,则多一分险;缺一粮,则增一分败机。此乃老臣肺腑之言,望大王……慎思!”
他话语中的沉重与决绝,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令人心悸的漩涡。
那“倾覆之危”四字,更是让所有人心头猛地一沉。
然而,秦王政眼中的火焰并未因这理性的剖析而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烈。
他需要的是速胜!是摧枯拉朽!是将大秦的黑龙旗插遍楚地的每一个角落!
而不是这老成持重、近乎保守的“步步为营”!他需要的是证明,证明他秦王政的意志足以碾碎一切障碍!
证明他不需要倚重这些暮气沉沉的老将,也能开创新的辉煌!
他的目光,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锐利,猛地从王翦身上移开,扫向武将队列中一个年轻而英挺的身影。
赵高此刻清楚知道如果劝秦王是没有用的,毕竟六十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蒙骜,重回朝堂的蒙毅等将,往昔的白起尚且没有直接统领六十万,这完全可以自立门户。
劝秦王是没用的,只能打了败仗才行。
“李信!”
被点到名字的青年将领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
他不过二十七八岁年纪,剑眉星目,脸庞轮廓分明,眼神中燃烧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与渴望。
他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将星,伐燕之战中曾率轻骑千里奔袭,立下奇功,深得秦王赏识。
“寡人闻你曾言,破楚,二十万众足矣?”
秦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激励和期许,如同投向干柴的火星。
李信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王翦老将军的六十万之论,在他听来简直是暮气沉沉、畏首畏尾!
这泼天的富贵,这足以彪炳史册的灭国奇功,眼看就要落在自己头上!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激动,挺直胸膛,声音洪亮而充满自信,响彻整个大殿:
“末将愿立军令状!项燕虽名将,然楚军连遭败绩,士气低迷!
末将只需精兵二十万,以雷霆之势,直捣楚都寿春!避实击虚,擒贼擒王!
必能速战速决,扬我大秦天威!何须劳师动众六十万之巨?徒耗国力耳!”
他话语铿锵,眼神炽热,充满了对自身能力和秦王信任的绝对信心。
“好!”秦王政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冕旒珠玉激烈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快意的笑容,那笑容却带着冰冷的锋芒,
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王翦瞬间变得无比凝重的脸,最终落在李信身上,充满了赞许和决断:
“壮哉!寡人得李将军,何愁项燕不灭,荆楚不平?!
就依李信所请!擢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
发兵二十万,克日南征!寡人,静候佳音!”他大手一挥,如同挥出了斩断一切犹豫的利剑。
“大王圣明!”李信激动得声音发颤,深深拜倒。
一群年轻的将领也跟着附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王翦看着这一幕,嘴唇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沉重如山的叹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让我魂牵梦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