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林夏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把需求清单和PPT再检查一遍,然后拿着材料去张姐办公室。张姐翻看着PPT,突然指着其中一页说:“这里的用户留存数据,能不能再补充一下环比变化?客户可能会问。”
林夏立刻点头:“我现在就去改,十分钟就能好。”
等她改完PPT,和张姐赶到客户公司时,正好是约定的时间。客户会议室里,坐着五个穿着西装的人,为首的是客户方的项目负责人李总。
会议刚开始,李总就皱起了眉头:“你们上次的交付成果里,有个功能不符合我们的需求,这次怎么保证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张姐刚想开口,林夏就递过来一份文件:“李总,这是我们针对上次的问题做的改进方案,包括需求确认流程优化、中间验收节点增加、后期运维保障计划,每一项都有对应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李总接过文件,翻了几页,脸色慢慢缓和下来。接下来的需求调研,林夏按照提前准备的提纲,有条不紊地提问,还时不时记录下客户的补充需求。当客户提到“希望增加移动端适配”时,她立刻补充:“我们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在后续的开发计划里,会优先安排移动端的适配工作,预计两周内完成初步测试。”
客户们都有些意外,李总笑着说:“没想到你们准备得这么充分,看来这次合作我们可以放心了。”
离开客户公司时,张姐拍了拍林夏的肩膀:“今天表现不错,尤其是那个改进方案,考虑得很周全。”
林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应该做的,我就是提前多准备了一点。”
下午回到公司,林夏开始整理上午的调研记录。她把客户的需求按“必须实现-建议实现-未来规划”分类,然后发给研发组、设计组、测试组的负责人,同时在企业微信上创建了一个调研反馈群,方便大家随时沟通。
刚忙完,老周就来找她:“小林,上次启动会的会议纪要还有吗?我这边需要参考一下,找了半天没找到。”
林夏立刻打开共享文件夹,找到对应的纪要发给老周:“周工,我在纪要里标了研发组需要配合的事项,你可以重点看一下第三部分。”
老周接过手机,点开文件,忍不住感叹:“你这纪要做得也太详细了,连我当时提的那个技术风险都记下来了,比我自己记的还清楚。”
林夏笑着说:“只要能帮到大家就好。”
接下来的几天,林夏每天都在忙着需求调研。她既要对接客户,收集反馈,又要跟各个部门沟通,协调资源。有一次,设计组说客户的需求太模糊,无法确定设计方向,林夏立刻安排了一场线上会议,让客户和设计组直接沟通,还提前准备了十几张参考案例,帮助客户明确需求。
会议结束后,设计组的组长对她说:“小林,多亏了你,不然我们还得跟客户来回拉扯好几天。你这协调能力,比有些项目专员还强。”
林夏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周五下午,林夏终于完成了需求调研报告。她把报告打印出来,逐页检查,确保每个数据都准确,每个建议都有依据。然后,她拿着报告去张姐办公室。
张姐翻看着报告,不时点头:“这份报告做得很专业,不仅有数据支撑,还有针对性的建议,比我预期的好很多。”她抬头看向林夏,“小林,你有没有想过转做项目专员?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
林夏愣了一下,心里泛起一阵激动。她一直想往项目管理方向发展,只是没敢主动提。“我……我想试试!”
张姐笑了:“那正好,下周一有个新项目启动,你作为项目专员助理,跟着我一起负责,好好学。”
走出张姐办公室,林夏看着窗外的阳光,忍不住笑了。她想起三年前刚入职时,自己连打印文件都会出错,被前辈批评;想起第一次独立负责会议纪要,因为漏记了重要事项,被张姐要求重写;想起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对着电脑整理资料、核对数据……那些看似艰难的日子,其实都是成长的阶梯。
晚上,林夏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兴奋地分享了自己要转做项目专员助理的消息。母亲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能行,你从小就不服输,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挂了电话,林夏打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新的开始,继续加油,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信任。”
周一早上,林夏穿着新买的职业装,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她把新项目的资料整理好,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开始制定新的工作计划。这时,张姐走了过来,递给她一个文件夹:“这是新项目的核心资料,你先熟悉一下,下午我们开个小会,讨论一下项目分工。”
“好的张姐!”林夏接过文件夹,指尖有些颤抖——这是她第一次接触项目核心工作,既紧张又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