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行业的变革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公司引进了最新的语音识别系统,效率比人工录入快了数倍。裁员名单公布那天,林夏看着自己的名字,出奇地平静。收拾工位时,她小心翼翼地取下那张老照片,抚摸着照片里年轻的自己。临走前,她把珍藏的五笔编码笔记本留给了小杨,对他说:机器可以代替速度,但代替不了对文字的理解。她走出公司大楼,回头望去,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曾经熟悉的地方,从此成为了回忆。
失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林夏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面试时,HR们总是说:我们现在更需要懂AI技术的人才。她尝试过转型,报名参加编程课程,但复杂的代码让她头疼不已。在最迷茫的时候,她甚至去超市当过收银员,可每次听到扫码枪的声,就会想起键盘的咔嗒声。有次在超市工作时,她看到货架上的键盘清洁剂,愣在原地许久,眼眶不禁湿润了。
就在她快要放弃时,收到了陈墨的电话:林小姐,愿意来当我的专职录入员吗?我还是习惯手写,需要有人把我的手稿变成铅字。陈墨的工作室在城郊的老洋房里,满屋子都是书和手稿。林夏每天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键盘上。作家的手稿字迹潦草,有时还夹杂着咖啡渍和墨团,但她乐此不疲地破译着这些文字密码。在这里,她不仅是打字员,更成了故事的第一个读者,经常和陈墨讨论情节发展。有次陈墨写了个关于时间循环的故事,卡壳了半个月,是林夏提出的一个小建议,让整个故事豁然开朗。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情节的走向争论到深夜,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稿纸上,见证着思想的碰撞。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林夏发现了新的机遇。她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打字技巧,教网友如何盲打,如何快速录入。她的视频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像跳动的精灵。渐渐地,她有了自己的粉丝群,有人叫她键盘女神,有人向她请教职业规划。有个视障女孩私信她,说看了她的视频后,学会了用盲文打字机记录自己的生活。这让林夏意识到,自己的热爱可以照亮别人的人生。她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制作教程,从最基础的指法练习到高级的速录技巧,每一个视频都精心策划,希望能帮助更多人。
一天,她收到了小杨的消息。曾经骄傲的男孩如今也面临职业危机,他在信中写道:林姐,我现在才明白,打字不仅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对文字的敬畏和热爱。林夏微笑着回复:任何时代,用心对待文字的人,都不会被淘汰。她邀请小杨来自己的工作室学习,教他如何在AI时代找到人工录入的独特价值。她带着小杨逐字逐句地分析稿件,讲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和逻辑,让小杨明白,打字员不仅是文字的输入者,更是文字的诠释者。
五年后,林夏开了家名为键语时光的工作室。这里不仅提供文字录入服务,还开设打字培训课程,甚至有专门为视障人士服务的语音转文字业务。工作室的装修充满复古气息,墙上挂着老式打字机,角落摆着机械键盘展示柜。最显眼的位置,挂着那张珍贵的老照片,旁边是她新获得的最佳文字工作者奖杯。工作室里常常传出此起彼伏的键盘声,学员们专注的神情,让林夏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某个雨夜,林夏独自坐在工作室里,听着窗外的雨声,手指无意识地在键盘上敲击。突然,她有了个新想法:写一本关于打字员的书,记录这个职业的兴衰,以及那些在键盘上绽放的人生。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栏里写下:《键盘上的人生》。
键盘声再次响起,这次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故事。那些加班的夜晚,那些被淘汰的迷茫,那些重新找到方向的喜悦,都化作一个个字符,跃然屏幕之上。她知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要心中有热爱,脚下有坚持,就能在自己的领域里,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晨光微熹,第一缕阳光照进工作室。林夏泡了杯绿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新的一天开始了,又有新的故事等待被录入,而她,将继续在键盘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工作室的门铃响起,第一位学员准时到来,带着对文字的热爱,开启属于他们的键盘之旅。林夏微笑着迎上前去,她知道,自己的故事,也将在这些年轻的面孔上,继续延续。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