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带来的消息,像在黑暗中划过的一丝火星,瞬间点燃了林锋然几乎被绝望淹没的心。他猛地抓住于谦的胳膊,声音因急切而有些沙哑:“李实有什么计划?快说!”
于谦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李实在密奏中说,也先分兵攻白马关,其主营对居庸关的攻势必然减弱,且注意力被分散。他提议,不从居庸关分兵去救白马关,那样正中也先调虎离山之计。而是……而是由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死士,趁夜出关,不走大路,翻山越岭,直接穿插到攻打白马关的瓦剌偏师侧后!”
林锋然眼睛一亮:“奇袭?断其归路?搅乱其阵脚?”
“正是!”于谦点头,眼中也闪过一丝激赏,“李实计划,不与敌正面硬拼,而是利用地形,在其营地附近纵火、制造混乱、虚张声势,最好能烧掉其粮草辎重。攻打白马关的瓦剌军闻听后方被袭,必然军心大乱,攻势自缓。届时,白马关守军压力减轻,若能趁机出关反击,或可里应外合,重创敌军!即便不能,也能迫使敌军回救,解白马关之围。”
林锋然听得心潮澎湃。这李实,果然是个敢想敢干的人才!这计划,深合“攻其必救”、“出其不意”的兵法精髓,简直就是他“游击骚扰”思想的升级版和精准应用!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收益也极大!不仅能解白马关之危,还能沉重打击也先的嚣张气焰!
“好!胆大心细,奇兵制胜!此计甚妙!”林锋然击掌赞叹,但随即冷静下来,“只是……此去艰险异常,李实身为守关主将,亲身犯险,是否……万一有失,居庸关怎么办?”
于谦沉声道:“李实言道,他已安排妥当,由其副将张安暂代守关之责。关防坚固,敌军攻势已缓,短期无忧。他精选五百敢死之士,皆熟悉山路,悍勇异常。他说……‘唯有行此奇险,方能打破僵局,否则坐视白马关失守,居庸关亦难久存’!”
破釜沉舟!李实这是要拼死一搏了!
林锋然被这份忠勇和决绝深深打动。他知道,这是目前破局的最好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不能再犹豫了!
“准!”林锋然斩钉截铁,“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密旨回复李实,朕准其所请!告诉他,朕在京师,等他捷报!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将士,无论成败,赏赐加倍!若有不幸,抚恤从优,子孙荫袭!”
“臣遵旨!”于谦立刻转身去安排。
密旨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林锋然心中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这就像在战略游戏里,将一支宝贵的特种部队投入敌后执行高风险任务,成败在此一举。
然而,他深知朝廷内部的阻力绝不会消失。果然,第二天朝会上,当于谦委婉地提及居庸关方向将采取“主动防御”策略以策应白马关时(并未透露李实奇袭的具体计划),石亨一党立刻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了上来。
“主动防御?”石亨冷笑一声,出列质问道,“于尚书,居庸关当面之敌乃也先主力,防守已属不易,何来余力‘主动’?莫非是要分兵?邝尚书前日还言京师兵力不足,怎能再分兵?若居庸关有失,谁担其责?”他巧妙地将“主动防御”曲解为“分兵”,并拉上兵部尚书邝埜施压。
邝埜果然面露难色,支吾不语。
几个御史也纷纷附和,弹劾于谦“轻启战端”、“冒险浪战”,不顾大局。
于谦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反驳:“石将军误会了。所谓主动防御,并非分兵浪战,而是依托关隘,伺机以小股精锐出击,扰敌疲敌,正如杨信将军所做之事,成效斐然。此乃陛下钦定之策,旨在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何来冒险之说?”他再次把皇帝推出来,并引用杨信的成功案例。
朝堂上又是一番激烈争论。林锋然高坐龙椅,冷眼旁观。他注意到,这一次,支持于谦的官员明显多了一些,尤其是那些看到杨信游击战术奏效的年轻将领和中立派官员。石亨等人的反对声音虽然依旧尖锐,但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理直气壮了。
林锋然没有直接表态支持谁,而是再次强调了“固守根本、灵活出击”的总体方针,并要求兵部、户部全力保障前线所需,特别是居庸关和白马关的军械粮草。他这种不偏不倚、只抓大局的态度,反而让石亨等人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无法集中火力攻击。
退朝后,林锋然特意留下了于谦和王竑,详细询问了后勤保障的细节,尤其叮嘱王竑,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通往居庸关和白马关的补给线畅通,哪怕是小批量的秘密运输也要维持。他知道,李实的行动,极度依赖后方的信息和支持。
接下来的两天,林锋然是在极度的焦虑和等待中度过的。他时刻关注着两份军报:一份来自白马关,战况日益激烈,守军伤亡惨重,关墙多处破损,危在旦夕;另一份来自居庸关,表面平静,但于谦通过特殊渠道得知,李实已于前夜率死士悄然出关,潜入茫茫群山之中,音讯全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联的江山,全是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联的江山,全是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