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石将军忠勇可嘉,然则……然则国情不同往日啊!京师兵力已捉襟见肘,各地兵马调动需时,大同……大同恐难久守!也先此番势大,若硬拼,恐损兵折将,徒耗国力!老臣……老臣以为,当遣使与也先议和,陈明利害,许以金帛,暂缓其兵锋,换取喘息之机,再从长计议啊!”
“议和?又是议和!”石亨怒目圆睁,指着王翱骂道,“王尚书!你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先贪得无厌,岂是金帛所能满足?唯有迎头痛击,方能保国安民!”
“石将军!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
“王尚书!你这是误国之言!……”
主战派和主和派立刻在金銮殿上吵成了一团,唾沫横飞,场面几乎失控。其他官员也纷纷站队,或支持石亨,或附和主和,或默不作声,明哲保身。整个朝堂乱成一锅粥,完全没有了应对危机的章法。
林锋然看着底下这群吵作一团的臣子,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和愤怒。国家危在旦夕,这些人想的不是同舟共济,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攻讦!石亨想借机掌兵,王翱之流则想苟安妥协!
他猛地一拍御案,巨大的声响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够了!”林锋然声音冰冷,目光扫过众人,“敌军压境,尔等不思破敌之策,却在此争吵不休,成何体统!”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他知道,此刻绝不能陷入主战或主和的简单选择。石亨的方案冒险激进,王翱的建议屈辱误国,都不可取。他必须拿出一个既能应对危机,又不至于被石亨等人利用的方案。
凭着对历史走向的模糊记忆(明朝中后期边防的策略)和一些现代战略游戏的经验(比如资源调配、重点防御),一个看似荒唐却可能切中要害的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大同急报,军情如火,然敌情未明,不可贸然浪战。”林锋然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也先主力究竟在何处?其真实意图是攻大同,还是另有所图?这些,都需查证。”
他先稳住局面,避免盲目决策。
“传朕旨意!”林锋然清晰地下令,“第一,命大同总兵王效祖,依托城防,坚守待援,不得轻易出战!第二,命宣府、蓟镇等地,加强戒备,广派侦骑,务必查清也先主力的动向和真实意图!第三,命兵部立即核查京畿附近可用之兵,包括京营轮休部队、班军(轮班入卫京师的边军)、以及周边卫所兵马,统计人数、装备,报朕知晓!”
他没有立刻答应石亨出征的请求,也没有同意议和,而是采取了稳守反击、查清敌情、集结力量的务实策略。
石亨脸色顿时难看起来,皇帝这明显是不信任他,要绕过他直接指挥!
王翱等人则面面相觑,皇帝这既不打也不和,是要干什么?
林锋然不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道:“至于援兵……朕记得,山西镇还有一支精锐,由副总兵周贤统领,可火速驰援大同。另外……”他目光扫过武将班列,落在了一个站在角落、身材魁梧、面容沉毅的中年将领身上,“彰武伯杨信!”
那将领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皇帝会点他的名,连忙出列躬身:“臣在!”
“朕命你为援剿总兵官,即刻持朕令牌,前往京营,于谦麾下不是有一支刚刚轮换下来休整的骑兵吗?点齐三千骑,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轻装简从,火速驰援大同!你的任务不是与也先决战,而是协助王效祖守城,并伺机骚扰敌军粮道,拖延其攻势!”
杨信是员宿将,以勇猛和谨慎着称,并非石亨嫡系,值得一试。而派出精锐骑兵快速支援,是现代战争中常见的应急手段,在这个时代也算出奇。
杨信精神一振,抱拳朗声道:“臣领旨!必不辱命!”
石亨的脸色更加阴沉了。皇帝不仅不用他,还当众提拔使用杨信这等非嫡系将领,分明是在削弱他的影响力!
安排完这些,林锋然感到一阵疲惫,但思路却异常清晰。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也先的威胁,曹吉祥的内患,都像两座大山压在他心头。
退朝之后,林锋然回到乾清宫,心情丝毫没有轻松。他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死死盯着大同的位置,心中充满了忧虑。杨信的三千骑兵,能起到多大作用?周贤的山西兵能否及时赶到?也先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而更让他不安的是,在刚才的朝会上,他注意到曹吉祥的几个党羽,虽然没怎么说话,但眼神交流频繁,似乎在暗中观察和谋划着什么。这场边关危机,会不会成为他们再次兴风作浪的契机?
就在他沉思之际,舒良悄悄进来,面带忧色地禀报:“陛下,刚刚收到消息……曹吉祥……曹公公病体稍愈,今日一早,就去……就去锦衣卫衙门见逯杲了……”
林锋然的心猛地一沉。曹吉祥和逯杲,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凑到了一起!他们想干什么?
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漩涡边缘,内忧外患如同两道巨大的暗流,正将他拖向不可预知的深渊。
(第81章 完)
喜欢联的江山,全是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联的江山,全是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