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巴赫62S平稳地驶入培达发工业园,门口的安保人员显然早已接到通知,看清车牌后立刻肃然敬礼,动作标准得像尺子量过一样,迅速放行。
车子没有在总部大楼停留,而是直接朝着深处那片戒备最为森严的独立建筑群驶去——芯片研究院及光刻机项目所在地。
道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向后掠过,偶尔能看到穿着培达发工服的行人,个个步履匆匆,眼神里透着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华首长透过车窗,看着园区内规划整齐的道路、现代化的厂房以及那些精神饱满的员工,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这地方,跟他去过的许多老牌企业那种暮气沉沉的氛围,确实不一样。
车子在研究院主楼前稳稳停下,李明德教授早已带着几位核心研究员在此等候,个个眼神里都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一丝紧张。
“首长好!郭董!”李明德教授上前一步欢迎。
“李教授,辛苦你们了。”华首长温和地点头,目光扫过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的研发团队,“今天,我就是来亲眼看看咱们的‘争气机’。”
众人简单寒暄后,便直接走向通往核心洁净区的通道。
换上全套白色防尘防静电服,连头发丝都得塞进帽子里,再经过能把人吹得东倒西歪的风淋除尘程序,全身嗡嗡作响。
当最后一道厚重的气密门伴随着轻微的泄压声缓缓滑开时,一个充满未来科技感的世界,猝不及防地撞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口⊙) !我靠!
就连见多识广的华首长,踏入这间千级洁净室的瞬间,眼神也不由得一凝,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室内温度恒定得让人舒适,光线柔和得像加了滤镜,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绝对的“干净”味道。
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中央那座庞大而精密的复杂设备——培达发自研的第一台实验性光刻机,“烛龙-I型”。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外壳是沉稳的金属灰色,线条冷硬,无数粗细不一的线缆和银光闪闪的管道如同生物的血管和神经般与之紧密连接,整体散发着一种冰冷、强大、令人敬畏的工业美感。
偶尔有细微的指示灯闪烁,像是巨兽沉睡中的呼吸。
“首长,郭董,这就是我们的‘争气机’,项目代号‘烛龙-I型’。”李明德教授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自豪,“它目前已经可以基于我们完全自主的‘龙源-5’架构,稳定地在晶圆上刻蚀22纳米级别的电路!”
他引着众人走到旁边的监控台,巨大的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光刻机内部的工作状态,一道道复杂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飞速刷过,各种曲线和参数令人眼花缭乱。
“首长,您请看这里,”李明德指着屏幕上几个关键参数,声音都洪亮了几分,“这是激光脉冲的稳定性,误差我们硬是控制在了正负0.01%以内,国际一流水平!这是物镜系统的对准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头发丝的万分之一!还有这个,温度控制系统,波动范围小于0.01摄氏度……”
他如数家珍,唾沫横飞地介绍着一项项堪称突破性的技术指标。
每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郭少云仿佛都能看到无数个灯火通明的不眠之夜,看到这些年轻研究员们熬红的双眼,看到无数次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倔强。
华首长听得非常仔细,背着手,身体微微前倾,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光源的寿命测试数据怎么样?”“良品率目前能达到多少?”“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呢?”……问题个个都直指核心关键点,显然来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
当他从李明德那里确认,“烛龙-I型”在部分关键精度和稳定性上,甚至超越了河兰国阿斯麦公司目前的主流型号时,不禁连连点头,鼓励道:“好!很好!李教授,还有在场的各位工程师、研究员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这是为龙国立了大功,为我们打破了封锁,争了一口硬气!了不起!”
他转向郭少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差点把心里正美滋滋的郭少云拍个趔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激赏:“少云!你这钱,投得值!太值了!这才是我们龙国企业该有的骨气和远见!芯片是工业的粮食,这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郭少云赶紧稳住身形,脸上堆起谦虚的笑容,摆手道:“首长您过奖了,太过奖了!我就是提供了点资金支持,搭了个台子,真正唱戏、攻坚克难的,是李教授和咱们整个研发团队!他们都是好样的!”
心里却乐开了花:
( ̄▽ ̄)~* 嘿嘿,被顶级大佬当面夸赞肯定,这感觉……针不戳!
而且看这投入,烧钱效果显着啊!
这“烛龙”一看就是个吞金兽,养得好,养得妙!
这一趟非正式考察,在华首长极高的兴致下,整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亏钱?那不是有手就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亏钱?那不是有手就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