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王铭章的借贷,赵汉魂嘴角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缓声道:“王将军啊,咱们的委座可是刚刚才给你封官进爵呢,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
然而,你不但没有对委座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反而还抱怨他不地道,这岂不是有了那吃饱了饭砸锅,酒席结束骂厨子的嫌疑了吗?如此看来,王将军的人品,怕是有些不地道啊。”
王铭章闻言,不禁长叹一声,满脸无奈地解释道:“赵兄,你有所不知啊!并非是我抱怨,实在是委座此番行事,确实有些不地道啊!
就拿这次徐州总撤退来说吧,第五战区的主力倒是全部安全撤走了,可那些留在各地的小股杂牌队伍呢?却被委座弃之不顾,丢在了敌后。
如今,这些杂牌军们可谓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在敌后艰难求生,处境异常危险艰苦!”
王铭章越说越激动,声音略微有些颤抖,“结果呢,委座这次居然给我封了一个,豫鲁苏第二游击集团军的司令名号,还正式下达命令,将那些散兵游勇一股脑儿地都拨归我的管辖。
这不是明摆着,把这 3 万多人的散兵游勇包袱,硬生生地扔给我背吗?而他自己呢,却不像个没事儿人一样,撒手不管了。
这一下,这些散落在敌后的军队,就像饿狼看到了肉一样,全都死死地盯上了我。
他们一个个像饿急了的孩子,纷纷朝我跑过来,嘴里不停地叫嚷着,要编制、要钱粮、要枪弹。
可是,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又能拿什么给他们呢?
然而,看着这些可怜巴巴、嗷嗷待哺的队伍,就像一群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娘亲一样的袍泽,我实在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外。
没办法,我只能咬咬牙,拉下我这张老脸,去求你这位坐地户宋兄弟帮帮忙,接济我一下。
否则的话,这些人恐怕会像饿狼一样,把我给生吞活剥了。
宋剑飞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由得为之一动。
他万万没有想到,王铭章手下竟然一下子多出了三万多人马!这可真是个不小的数目啊!
如果再加上他自己原本计划发展的三万兵力,那么总数就会达到六万之多!这在敌后,可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啊!
宋剑飞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凭借着这股强大的力量,是否有可能改变花园口的结局呢?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来,就如同野草一般,在他的心中疯狂地蔓延开来,怎么也压制不住了。
在抗日战争期间,花园口事件,无疑是八年抗战中,因战争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天灾人祸。
当时,光头下令炸毁花园口,这一决策在国内引发了一片骂声。
人们普遍认为,这一行动不仅没有对日军起到任何阻挡作用,更别提消灭日军了,反而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花园口的炸毁,导致了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的形成,造成了15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其中有百万民众不幸丧生。损失财产更是无法统计。
这无疑给本就苦难的中华百姓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此外,由于土地沙化,粮食产量大幅减少甚至绝收,直接引发了1942年的大天灾。
仅仅在河南一地,就有二百多万百姓饿死,这无疑是国民政府所犯下的最大恶行。
然而,宋剑飞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虽然炸开花园口,只造成了日军七千到两万的直接或间接死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仅仅是黄河水的作用,而是国军在日军真正陷入泥潭、无法动弹且缺乏补给的情况下,趁机歼灭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行动为后来的武汉会战争取了宝贵的4个月时间。
假如没有这至关重要的四个月时间来从容地布置武汉会战,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当时的鬼子军队气势如虹,兵锋锐利无比,而我们的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才刚刚站稳脚跟,尚未完成整补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鬼子发动猛烈的冲锋,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恐怕会遭受灭顶之灾。不仅会损失大量宝贵的兵力,甚至可能会被彻底打光,从而丧失掉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实力。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整个国府军恐怕会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一溃千里,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这样一来,中日战争就不会进入僵持阶段,而是会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鬼子完全有可能趁胜追击,长驱直入,直捣大西南地区。如此一来,中国恐怕真的就要亡国了。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这四个月的缓冲时间,从上海、南京等地搬迁到武汉的大量工业机器设备,就无法顺利转运到重庆。
这些工业机器设备,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它们是中国工业的基础和希望。
然而,如果它们不能及时转移,那么原本就底子薄弱的中国工业,将会被彻底摧毁。
即便国民政府能够成功退守到大西南地区,也将因为失去了生产军需物资的能力,而无法继续抵抗日军的侵略,最终中国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
然而,倘若参与武汉会战的华北日寇,背后突然冒出一支如宋剑飞所率领的军队,这支军队犹如一把利剑,狠狠地牵制住了他们南下的步伐。
如此一来,为武汉会战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便成为可能,而且完全无需炸开花园口。
哪怕仅仅是三个月的时间,对于整个中国的战局而言,都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眼前的抗日战争进程,尤其是华北地区,由于宋剑飞最近成功保卫藤县以及奇袭莒县,已经使得徐州会战的进程发生了重大改变,所有的一切都被向后推迟。
那么,花园口掘堤这一事件必然也会相应地向后拖延至少两个月。
如此一来,前前后后加起来,就为宋剑飞留出了最少三个月的准备时间。
在这三个月里,宋剑飞能够做很多事情。
毕竟,他已经成功改变了如此之多的历史事件。
他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再次改变花园口掘堤这一大事件,从而拯救中原大地于苦难之中。
因此,当宋剑飞面对王铭章的求援时,他毫不犹豫地坚定说道:“我借,不论多少,我都借。”
喜欢抗日锄奸特战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日锄奸特战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