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男孩举起模型,我把你的鲸鱼大桥改成双层了!下面可以走地铁!
苏颖从陪护椅上惊醒,眼下挂着浓重的阴影:他非要等你来展示新发明。她的目光扫过周远沾满泥浆的裤腿,台风没事了?
暂时稳住了。周远坐到床边,惊讶地发现乔乔在平板电脑上画的竟是渤海湾的地形图,虽然比例失真,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轮廓清晰可辨。更令人吃惊的是,男孩在两处海峡位置画了漩涡状标记,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这里疼。
乔乔,为什么说这里疼?周远轻声问。
男孩歪着头想了想:就像我打针的地方。昨天护士阿姨抽血时,我看到墙上的大海照片,这些地方就在跳...他指着自己手臂上的针眼,又指向地图上的。
周远与苏颖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那两处位置,恰好对应郑岩展示的中最危险的两个坐标。
周远,苏颖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今早乔乔的脑部扫描结果...医生说他的颞叶异常活跃区域会放大感官输入。她调出手机里的检查报告,他能感知到普通人忽略的电磁波、次声波...甚至是地质活动产生的某种信号。
乔乔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小小的胸膛像破旧的风箱般起伏。监测仪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护士们冲进病房时,周远还死死盯着那张渤海湾涂鸦——如果儿子的真能感知地质隐患,那么这种能力正在以他的健康为代价...
家属请出去!医生开始心肺复苏,周远被推到走廊上。透过玻璃窗,他看着儿子瘦小的身体在电击下弹起,耳边回响着郑岩的话:渤海湾项目需要突破性创新思维...
苏颖的拳头砸在他肩上:你还要把他卷进多少个工程?深中通道的间谍案不够,现在又要用儿子的命去探测什么海底龙脉?
周远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的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是国安局林毅的加密信息:佐藤交代了渤海湾关键情报,明早六点直升机接你去大连。PS:你儿子画的疼的地方,我们1945年档案里确有沉船记录。
窗外,东方的天空已泛起鱼肚白。周远望着ICU里插满管子的儿子,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动摇。而在八百公里外的大连港,早潮正拍打着那些曾被日本人标注过的礁石,浪花间隐约可见某种规则的刻痕——像是某种巨大结构的基座,又像是六百年前警告后人不要凿断龙脉的碑文。
香港国际机场的深夜,国安特别行动组的林毅站在监控室里,眼睛紧盯着屏幕上那个穿着灰色风衣、戴着金丝眼镜的老年学者。佐藤健二——中村裕也的导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此刻正拖着登机箱,神情自若地向安检口走去。
确认目标携带了加密硬盘,耳机里传来技术员的声音,红外扫描显示箱体夹层有金属物体,符合文件描述的特征。
林毅按下通讯器:所有单位注意,即将入网,按计划行动。
周远站在林毅身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三天前,当国安部门联系他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村频繁接触的技术顾问,竟然是潜伏二十余年的工业间谍网络核心人物。更令他震惊的是,佐藤手中握有的不仅是深中通道的设计漏洞,还有一份能颠覆整个工程方案的致命文件。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周远低声问道,以他在学术界的地位,根本不需要...
不是钱的问题,林毅眼睛仍盯着屏幕,我们怀疑这是系统性技术掠夺的一部分。过去十年,东亚地区七个重大基建项目都出现过类似的技术泄密事件。
屏幕上,两名便衣安检人员拦下了佐藤。老人微笑着出示护照,却在安检员要求开箱检查时,眼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行动。林毅简短下令。
周远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苏颖发来的消息:乔乔又发烧了,医生说是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感染。你什么时候能回来?他盯着屏幕,拇指悬在键盘上方,却不知该如何回复。过去两周,儿子已经第三次因为过敏反应送医,而他却连一次完整的体检都没能陪同。
周工,我们需要您确认一下这个。林毅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屏幕上放大了一份文件扫描件——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抗震设计的核心参数表,右上角赫然盖着印章。
这不可能...周远的声音哽在喉咙里,这份文件只存在我的加密电脑里,连中村都没见过完整版。
林毅面色凝重:佐藤的硬盘里还有更多。我们追踪到过去六个月,您的办公室电脑被远程入侵了十七次,攻击源都经过澳门服务器跳转。
周远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这是上周地质组新发现的明代石碑译文,你们应该看看这个。
当林毅读到永乐十六年秋,飓风摧港,盖因前岁凿山断脉,龙气泄而海神怒时,眉头越皱越紧。石碑详细记载了明代一次港口坍塌事故,工程官员违背风水师警告执意改变施工方案,最终导致台风来袭时整个码头区地基液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