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竖井时,杜志坚坚持最后一个上:你们先走,我断后。
他们刚爬到一半,下方突然传来剧烈的震动。爆炸的气浪几乎将周远掀出竖井。稳住身形后,他对着对讲机大喊:杜矿!回答我!
杂音中传来杜志坚断断续续的声音:...ST的人炸毁了入口...别管我...从西侧通风井走...记住,矿可以不要,人必须...
通讯中断了。
三人在通风井里艰难爬行,汗水浸透了工作服。马继伟的义肢几次卡在缝隙中,但他咬牙坚持。当终于爬出地面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窒息——整个矿区陷入火海,穿着黑色作战服的雇佣兵正在搜寻什么。
护矿队呢?周远压低声音问。
被压制在办公楼了。丽莎用天工系统扫描战场,他们在找...我们。
马继伟指向远处的一辆矿用卡车:我有办法。
十分钟后,矿区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东侧仓库冒出浓烟,吸引了大部分雇佣兵的注意。三人趁机冲向卡车,马继伟用他特制的万能钥匙启动了引擎。
坐稳了!这个瘸腿的老矿工展现出惊人的驾驶技术,卡车像脱缰野马般冲出矿区。
后视镜里,周远看到几个雇佣兵追来,但被突然出现的护矿队员拦住。杜志坚的身影赫然在列,他挥舞着铁锹,像挥舞战旗的将军。
他没死!丽莎惊呼。
周远紧握安瓿箱:因为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卡车驶上公路时,丽莎的平板电脑收到一条加密信息。解密后,是一段来自刚果的视频——整条刚果河已经变成诡异的蓝色,沿岸居民惊恐逃离。视频上叠加着一行倒计时:71:59:23...正在一秒一秒减少。
ST集团的最终测试...丽莎声音发紧,72小时后,超级菌株将达到临界质量。
周远看向箱中的十二支紫色安瓿。张工六十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是拯救世界的最后希望。但要在三天内抵达瑞士,拿到控制频率,再赶往刚果...
去沈阳。他突然说,军区有直达欧洲的军用运输机。
马继伟猛打方向盘:坐稳了!
卡车在夜色中疾驰,如同奔向黎明的孤舟。周远最后看了一眼齐大山的方向,火光已将夜空染红。那里有杜志坚和护矿队员在坚守,有张工埋藏六十年的信念在燃烧。
技术应为众生...他轻声重复墙上的标语,手指拂过安瓿瓶上那个小小的圆圈——代表人类良知的第四元素。
丽莎正在联系陈明宝和吴大鹏,协调国际支援。马继伟则哼起了一首老旧的矿工号子,旋律粗犷而坚韧。周远打开天工系统,开始计算全球菌群扩散模型。
三个小时后,当卡车驶入沈阳某军事基地时,一位两鬓斑白的将军已经在停机坪等候。
周远同志?将军的握手坚定有力,李卫国同志已经通报了情况。运输机准备好了,还有...他指向旁边的一位年轻军官,小刘会全程陪同,负责与沿途国家协调。
周远郑重地将安瓿箱交给丽莎保管,然后转向将军:还有一件事...齐大山...
杜志坚同志刚来过电话。将军微微一笑,他说:告诉那个书生,矿工们守得住。
巨大的军用运输机轰鸣着冲入夜空。周远透过舷窗看向下方渐远的国土,无数矿山的灯火如同大地上的星辰。六十年前,张工在这片土地上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六十年后,他们要将这份希望带向世界。
丽莎突然碰了碰他的手臂:看这个。
她从张工日志的夹层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张工站在齐大山矿前,身边是马青山和几个苏联专家。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三菱形可破,四元素永存。当黑暗降临,记得地心的光。
周远望向机舱前方。在云层之上,第一缕晨光正刺破黑暗。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