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晨雾还未散尽,周远就听到了争吵声。
不行!绝对不行!施工队长老王的吼声从隧道口传来,这里是工地,不是庙宇!
周远加快脚步,绕过堆积的钢筋材料,看到一群当地工人围在隧道入口处。人群中央,实习生阿迪正与老王对峙,脚边摆着一堆奇怪的物品——编织的棕榈叶、盛满清水的铜碗、几束新鲜香草。
怎么回事?周远皱眉问道。
老王转身,脸上写满无奈:周工,这小子非要搞什么祭祀仪式,说要安抚土地神才能继续挖隧道。我跟他说这不科学——
不是迷信!阿迪打断他,黑眼睛里闪着倔强的光,我祖父是建筑师,他说过每片土地都有灵性。这条隧道穿过圣山,我们必须得到允许。
周远打量着这个马来西亚青年。阿迪是他亲自带的实习生,聪明勤奋,短短半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结构计算。但此刻的他,更像一个固执的部落少年,而非现代工程师。
阿迪,周远尽量平静,我们做了详细的地质勘探,支撑方案也经过反复验证。安全靠的是科学,不是仪式。
科学解释不了所有事!阿迪指向隧道深处,昨晚的怪声您也听到了!工人们都说那是土地神的警告!
确实,昨晚隧道里传出过奇怪的嗡鸣声,但周远认为那只是风流过岩缝的共振。他正想解释,对讲机突然响起:周工,3号监测点数据异常,请立即来指挥部!
数据不会说谎。3号监测点位于隧道最深处,最新读数显示围岩位移突然增大,远超预期。周远盯着屏幕,后背渗出冷汗——如果这个趋势持续,很可能发生塌方。
立即撤离隧道内所有人员,周远命令道,加强支护后再评估。
走出指挥部,周远看到阿迪还站在隧道口,身边多了个白发苍苍的马来老人。老人穿着传统服饰,正对着隧道念念有词。
这是我祖父,阿迪介绍道,他年轻时参与过许多隧道工程。
老人向周远点头致意,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年轻人,山是有记忆的。1957年这里发生过滑坡,死了12个英国矿工。他们的灵魂还在山里游荡。
周远本想反驳,却突然想到父亲常说的话——老一代的经验往往包含科学尚未解释的智慧。他转而问道:您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不是我认为,老人摇头,是山认为。给它献上礼物,倾听它的回应。
最终,周远做出了妥协:允许阿迪和老人进行简短的仪式,但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不得影响工程进度。作为交换,他同意重新检查支护方案。
仪式很简单——在隧道口摆放供品,老人吟诵古老的咒语,阿迪则用棕榈叶蘸水洒向四周。工人们默默围观,不少人面露敬畏。
现在可以继续施工了吗?仪式结束后,周远问阿迪。
阿迪却出人意料地摇头:祖父说山很愤怒,三天内不能动工。
不可能!周远断然拒绝,工期已经延误了。我们加强支护后立即复工。
两人不欢而散。当晚,周远在临时办公室熬夜修改支护方案,突然听到轻轻的敲门声。阿迪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一个木盒。
对不起,白天我太固执了,阿迪低声说,这是祖父让我给您的。
木盒里是一本发黄的手写笔记,记录着阿迪祖父参与过的所有隧道工程。周远随手翻到一页,上面画着某个隧道的剖面图,标注着1957.3.15,渗水点,红砂岩层。
这是...?
就是今天那座山,阿迪指着图说,英国人的隧道在这里塌方,因为没注意到红砂岩遇水膨胀的特性。
周远猛地坐直。红砂岩!今天的监测点正好位于类似地层。他急忙调出地质报告,果然在不起眼的脚注里找到了相关描述——该区域存在少量红砂岩夹层,遇水易软化膨胀。
阿迪,你祖父救了整个项目!周远立即打电话给值班工程师,暂停所有注水作业!立即!
原来,施工队为提高效率,擅自采用了高压水枪辅助掘进。水流渗入红砂岩层,导致岩体膨胀变形,这正是监测数据异常的真正原因。
第二天一早,周远亲自向阿迪和他祖父道谢,并宣布停工两天,全面检查水文地质情况。作为特别顾问,老人被邀请参与技术讨论,他凭记忆绘制的1957年事故示意图成为关键参考资料。
科学和经验并不冲突,会议上,周远对团队说,真正的工程师应该兼收并蓄。
阿迪坐在角落,眼睛亮得出奇。周远知道,这个年轻人正在经历重要的认知转变——从盲信传统到理性思考,但又不完全否定祖辈智慧。
新的施工方案很快确定:避开红砂岩层修改隧道轴线,采用干法掘进工艺,并在关键部位增设监测点。复工当天,阿迪主动请缨加入夜班监测小组。
你确定?周远问,夜班很辛苦。
我想学习如何用数据山的声音,阿迪认真地说,祖父说这才是现代巫师该做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