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刚回到工地,就被张振国叫进了办公室。项目经理的脸色比往常更加阴沉,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看看这个。张振国推过来一份文件。
文件标题让周远太阳穴一跳——《关于云端之塔项目工期延误的处罚预通知》,落款是甲方项目管理部。文中引用合同条款,声称若非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中建东方需按日支付违约金。
台风不算不可抗力?周远难以置信。
张振国冷笑:甲方找了三个专家论证,说12级台风在本地夏季具有可预见性,我们应提前做好抗风设计,而不是拆除模板耽误工期。
这根本——
别激动,张振国摆手,集团法务部会处理。我叫你来是为另一件事。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检测报告,看看这个。
周远翻开报告,瞳孔骤然收缩。这是工地进场钢材的抽样检测结果,其中一批用于核心筒的Q390GJC高建钢冲击韧性不达标。
这...这不可能!周远声音发紧,这批钢材的出厂合格证和第三方检测报告都没问题啊!
问题就在这,张振国又点起一支烟,我们按常规抽检了3%,结果不合格。如果扩大抽检比例...
周远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Q390GJC钢材用于云端之塔最关键的核心筒结构,如果材料性能不达标,将直接影响整栋楼的抗震能力。更可怕的是,这批钢材已经用到了正在施工的第45层结构中。
需要全部更换?周远声音干涩。
理论上是,张振国吐出一口烟圈,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拆掉已建成的十五层结构,重新订货,至少延误三个月工期。违约金会是个天文数字。
办公室陷入死寂。周远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作为技术负责人,他知道正确的选择是什么;但作为项目团队的一员,他也清楚这个选择将带来的后果。
再检测一次吧,周远最终说,也许是抽样误差。
张振国深深看了他一眼:我已经安排了。但你要做好准备,如果结果依旧...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走出办公室,周远径直前往材料堆放区。那批问题钢材还剩几十吨未使用,整齐地码放在防雨棚下。他随机挑选了几根,仔细检查上面的铭牌和标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规:钢厂logo、规格型号、生产批号,甚至还有防伪二维码。
周远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跳转到的官方网站显示这批钢材全部检测合格。这与他们的抽样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周副组长,找什么呢?材料主管老徐走过来问。
周远示意他靠近,压低声音:这批钢材,进货时有什么异常吗?
老徐皱眉回想:没什么特别的...哦对了,比原定交货时间晚了三天,供应商说是检测耽搁了。
哪家检测机构?
好像是...华东建材检测中心?不对,他们以前都用建科院的...老徐突然压低声音,周工,这钢材有问题?
周远没有正面回答:把供货单和检测报告都找给我。
回到办公室,周远开始彻查这批钢材的来龙去脉。随着调查深入,疑点越来越多:检测报告上的机构印章模糊不清,联系人电话是空号,甚至钢材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也与正品有细微差别。
最令人不安的是,这批钢材的采购订单上有吴雅楠的签字备注——优先采用。作为设计院代表,她通常不直接参与材料选择。
周远盯着那个签名,胃部一阵绞痛。他想起了吴雅楠多次向他抛出橄榄枝的情景,想起了她与材料供应商的密切关系...这一切突然有了令人不安的解释。
夜深了,周远还在办公室梳理证据。手机突然震动,是吴雅楠的信息:听说你们材料出了问题?需要设计院协助吗?
周远盯着这条看似关心实则试探的信息,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不知如何回复。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陈默走了进来。
还没走?陈默有些意外,随即看到周远电脑上的资料,在查钢材的事?
周远犹豫片刻,决定坦诚相告:陈组长,这批钢材有问题,而且...他指了指吴雅楠的签名,设计院可能牵涉其中。
陈默的表情瞬间凝重。他关上门,拉过椅子坐下:你知道你在指控什么吗?吴雅楠在业内人脉很广,没有确凿证据的话...
所以我需要更多检测,周远说,但时间不等人。如果钢材确实不合格,我们必须尽快决定怎么处理。
陈默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如果决定返工,技术上可行吗?
周远调出结构图纸:最理想是拆到30层,那里有个结构转换层,可以作为新的起点。但...他苦笑着计算了一下,这意味着两个月的工期损失和数千万的直接成本。
不返工呢?
风险极大,周远调出一组地震模拟数据,在8度罕遇地震下,核心筒关键节点的失效概率会提高三倍。
陈默盯着数据,脸色越来越难看:妈的,这是要出人命的节奏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