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舟山,育苗基地的玻璃穹顶外飘着细雨,室内却暖意融融。陈砚站在“春早三号”番茄苗床旁,手里拿着刚收到的国际有机认证证书,证书上的金色印章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四地联盟的水稻、大豆、番茄、海鲜四类核心产品全部通过欧盟有机认证,这意味着四地农产品正式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陈队!韩国客商的视频会议马上开始了!”小林拿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屏幕上已显示出“韩国农产贸易株式会社”的会议界面,“对方负责人金社长特意提前十分钟上线,说想先看看咱们的有机种植基地实时画面。”
陈砚点点头,跟着小林走到育苗基地的直播设备前。镜头对准整齐的苗床,翠绿的番茄苗间点缀着淡紫色的花苞,旁边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金社长您好!”陈砚对着镜头微笑,“现在您看到的是我们舟山育苗基地的有机番茄种植区,所有种苗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肥料用的是海洲研发的海洋有机肥,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
镜头另一边,金社长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陈社长,有机认证证书我们已经收到了,贵联盟的种植标准完全符合欧盟要求,这让我们对合作更有信心!之前约定的500吨耐盐碱水稻和300吨有机大豆,我们想增加订单量,水稻再追加200吨,大豆追加150吨,并且希望能长期合作,每月固定采购。”
“感谢金社长的信任!”陈砚立刻回应,“追加的订单我们完全能满足,海洲的盐碱地试验田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水稻亩产稳定在800斤以上;洛城的大豆种植基地也采用了‘稻豆轮作’模式,产量和品质都有保障。我们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证每月按时发货,且每批产品都附带有机认证检测报告。”
一旁的老郑补充道:“海运方面我们也已安排妥当,与青岛港的物流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农产品从加工包装到装船出海不超过48小时,全程冷链运输,确保抵达韩国时新鲜度不受影响。另外,我们还会在每批货物中附赠一份‘有机种植溯源手册’,方便贵公司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种植过程。”
视频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双方最终签订了总额1200万元的年度供货协议,除了水稻和大豆,还新增了200吨有机番茄和100吨海鲜干货的采购计划。挂断电话后,小林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太好了!这是咱们四地农产品首次大规模出口,以后肯定会有更多海外客商来找咱们合作!”
陈砚笑着点头,拿起手机拨通了老周的电话:“老周,韩国的追加订单已经确定了,大豆需要多准备150吨,你那边的加工车间能不能加快进度?另外,有机大豆的包装要按照国际标准来,标签上要同时标注中文、韩文和英文,确保符合韩国市场的要求。”
“放心吧!”老周的声音充满干劲,“加工车间已经加了两条生产线,工人分成两班倒,保证按时完成加工任务。包装材料也已经订好了,下周就能到货,到时候我会拍样品给你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处理完订单事宜,陈砚和小林来到育苗基地的有机番茄种植区。农户们正在采摘成熟的番茄,鲜红的果实装满了竹篮,散发着清甜的果香。“这批番茄是发往国内高端超市的,”小林拿起一颗番茄递给陈砚,“糖度达到13度,比普通番茄高2度,而且没有农残,很受消费者欢迎。现在咱们的有机番茄在上海、北京的超市里供不应求,还得扩大种植面积才能满足需求。”
陈砚咬了一口番茄,汁水在嘴里散开,甜中带酸,口感清爽:“今年可以在舟山再建两个育苗棚,同时把有机种植技术推广到周边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种有机番茄。另外,咱们可以开发番茄深加工产品,比如有机番茄酱、番茄沙司,既能延长产业链,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傍晚时分,陈砚接到了小李的电话,说苏城的“稻菜轮作”试验田迎来了首次采收。“青菜亩产达到3000斤,按照市场价每斤3元计算,每亩收益9000元,比单种水稻高了4000元!”小李的声音里满是喜悦,“农户们都特别高兴,说明年要把家里的田都改成‘稻菜轮作’模式,还想邀请周边村的农户来参观学习。”
“这是个好机会!”陈砚立刻说道,“下周在苏城举办‘稻菜轮作’技术推广会,邀请周边县区的农户和合作社代表参加,让小李详细讲解种植技术和收益情况,同时展示咱们的智能灌溉和监测设备,带动更多地区发展高效农业。”
挂了电话,陈砚站在育苗基地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的大海。细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国际有机认证证书和韩国订单的照片,配文写道:“有机认证破壁垒,海外订单拓新局。四地联盟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先进的技术,成功打开海外市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有机农业,拓展全球市场,让四地农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多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群里很快热闹起来,老周发了洛城大豆加工车间的照片,说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老郑发了海洲港口的物流准备情况,说集装箱已经到位;王哥发了稻田民宿的春季客流数据,说有机农产品体验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苏城的张大爷则发了“稻菜轮作”试验田的采收照片,说农户们正在分拣青菜,准备发往超市。
陈砚看着群里的消息,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四地协作,到如今的海外布局,从单一的种植合作,到“种植+加工+销售+出口”全产业链发展,四地联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卖得远”的跨越。
夜色渐深,育苗基地的灯光渐渐亮起,农户们还在忙碌着采摘番茄,技术员们在整理种植数据,物流车已经在门口等候,准备将新鲜的番茄运往全国各地。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品质、信任与协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在四地联盟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