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午后。
南城的天,像是被谁掀翻了墨缸,乌云沉沉压城,黑得仿佛夜幕提前降临。风自江面卷来,裹挟着潮湿的腥气与泥土的闷味,吹得街边幡旗猎猎作响,连屋檐下的铜铃都叮当乱撞,似在预警。惠民粮铺外,原本排着的长队早已散去,只余几只野狗在角落啃着残骨,尾巴夹得紧紧的,显然也感知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蝉鸣嘶哑,断断续续,如同被掐住喉咙的歌者,连码头那永不停歇的号子声都显得有气无力,仿佛整座城都在闷热中喘不过气。
街角那家“老陈茶馆”里,几个粮行伙计缩在檐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却藏不住幸灾乐祸:“听说了吗?漕帮今早放话了,惠民粮铺的粮船,一艘也别想进南码头!张把头亲口说的:‘这世道,容不下好人。’”
话音未落,忽听“哐当”一声巨响,惠民粮铺那扇厚实的木门被粗暴推开,门板重重撞在墙上,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下。五个身着南城兵马司靛青号衣的吏员大步闯入,靴底沾着泥水,在干净的青砖地上留下一串湿印,步伐嚣张,如同进的是贼窝而非良民商铺。为首者三角眼、鹰钩鼻,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至嘴角,像条盘踞的蜈蚣,腰间佩刀未出鞘,却已透出威胁之意,刀鞘上铜环轻晃,发出冰冷的“叮当”声。
“掌柜的呢?”他嗓音沙哑,如砂纸磨铁,“谁批的照?谁准你在这儿开铺子?手续呢?拿来!”
周大福正低头算账,毛笔在纸上勾画着米粮出入,忽闻厉喝,手一抖,笔尖一歪,墨点溅上衣襟,像朵突兀的黑梅。他脸色瞬间惨白,额角冷汗沁出,急忙起身拱手,声音微颤:“官爷明鉴,小人手续齐全,税银也已缴纳,这是……这是顺天府发的执照,盖着红印,绝无虚假。”他双手奉上文书,指尖抖得像风中的枯叶。
伙计们纷纷停下手头活计,屏息凝神,店内气氛骤然凝滞,连米袋摩擦的沙沙声都清晰可闻。有个小厮吓得手一松,一袋米“咚”地落地,米粒滚了一地,他连忙跪下捡拾,头都不敢抬。
而“顺子”却不动声色,悄然上前,脸上堆着谦卑笑意,手里已多了一小块碎银——那银子还带着体温,显然是刚从怀里掏出来的。他不动声色,指尖一弹,银子便滑入对方袖中,动作快得如同变戏法:“官爷辛苦,小本生意,全靠规矩活着。我们东家再三叮嘱,绝不敢欺行霸市,更不敢以次充好,您尽管查,查得越细,我们越安心。”
那小头目袖中一沉,指尖悄悄一捏,估摸着分量,约莫一钱银子,够喝两壶好酒了。他脸色稍缓,却仍冷哼一声:“少来这套!京畿重地,最忌‘异常’!价格压得这么低,不是偷税就是走私!给我查!一袋不落,账本翻个底朝天!”
吏员们立刻动手,翻账本的哗啦声、开米袋的撕扯声、验成色时米粒撒落的“沙沙”声,交织成一片。米香四溢,粒粒晶莹,无霉无杂,连最挑剔的老米商来了也得点头称好。查了半晌,竟挑不出半点毛病,连账本都记得清清楚楚,出入分明,连哪天扫地用了几文钱都记着。
“哼,算你们走运。”小头目将银子悄悄收入怀中,临走前却回头,目光如刀,扫过周大福,又在顺子脸上停留一瞬,冷笑,“但别以为能一直这么‘干净’。价格再这么贱卖下去,扰乱市面,可别怪本官不讲情面!”
门帘落下,店内一片死寂。周大福瘫坐在椅上,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衣衫紧贴脊梁,凉得刺骨。他抬手抹了把脸,才发现自己连呼吸都忘了。而“顺子”却已悄然取出手心藏匿的小纸条,用炭笔飞速记下:
- 南城兵马司,三角眼头目,收银约一钱,巡查无果。
- 言语威胁,或为太子授意。
- 需加强防备,恐有后招。
他瞥见窗外有黑影一闪而过,像只夜枭掠过屋檐,心头警觉,立即将纸条塞入账簿夹层,又佯装无事般继续招呼客人,还顺手给一个抱孩子的妇人递了碗热水:“大嫂,喝口热的,别让孩子着凉。”那妇人感激道:“顺子哥,你们这铺子,真是活菩萨开的。”
碎玉轩,暮色四合,残阳如血,将窗棂染成一片暗红,宛如凝固的血迹。风穿堂而过,吹得案上纸张簌簌作响。赵宸立于案前,手中捏着那张新递来的纸条,指尖轻轻摩挲,仿佛能从炭痕中读出市井的呼吸与权谋的脉搏。窗外,风起云涌,第一声闷雷滚过天际,似战鼓擂动。
“果然来了。”他低语,声如寒泉,冷得能结出冰碴,“太子沉不住气了,竟用兵马司这种粗鄙手段,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他将纸条投入铜炉,火焰倏然腾起,瞬间吞噬了墨迹,火光映照下,他眸中无惧,反有锐光闪动,如暗夜中苏醒的猛兽。
“传令下去:粮铺照常营业,价格不变,秤杆依旧打高。告诉周大福,若再有人来查,只管配合,但——”他顿了顿,声音冷如霜雪,字字如刀,“一粒米,不许多扣;一个字,不许乱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