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二十五分。
沈青站在乳白色小楼的走廊里,面前是标着“A区3号楼102室”的房门。门是普通的木门,但门框上方那个不起眼的黑色半球形摄像头,以及门把手冰凉异常的金属触感,都无声地提醒着此地的不同寻常。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左臂那空落落的不适感和心底深处的一丝寒意,抬手,敲响了房门。
“请进。”一个温和的女声从里面传来。
推开门,房间内的景象与她预想的森严审讯室截然不同。这里更像是一间雅致的书房,暖色调的墙壁,原木书架上摆满了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一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戴着无框眼镜、气质知性温婉的女性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桌后,正微笑着看着她。
“是沈青同志吧?请坐。”她指了指书桌对面的舒适扶手椅,“我是心理评估中心的苏晴,负责你今天的初步访谈。”
苏晴的笑容很有亲和力,语气也如同朋友闲聊般自然,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但沈青注意到,她放在桌下的左手食指,正以极其轻微的、固定的频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那是长期进行精密观察或分析时,很多人会有的小动作。
“苏医生,您好。”沈青依言坐下,姿态放松,但内心的弦却绷得更紧。她谨记着顾怀远的告诫——表现出“可控”与“有限”。
访谈开始了。问题看似常规,围绕着她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在404厂的工作情况展开,偶尔穿插一些对个人性格、压力应对方式的询问。苏晴的提问技巧很高明,如同春雨润物,在不经意间引导着话题。
沈青的回答谨慎而简洁,大部分内容都基于她“沈青”这个身份的公开档案,对于404厂的经历,她只强调了自己作为资料员偶然卷入事件,因“运气好”和“对某些细节比较敏感”而协助保卫科发现了异常,对于核心机密、蓝痕、“星梭”等只字未提。
当被问及在事件中是否感受到“特殊压力”或出现“异常感知”时,沈青适时地流露出些许后怕与困惑:“当时情况很乱,很害怕……好像有过一瞬间的耳鸣和头晕,可能是太紧张了吧。”她将一切可能指向“特殊潜能”的迹象,都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应激反应。
苏晴始终微笑着,认真记录,不时点头表示理解。但沈青能感觉到,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从未停止过对她微表情、肢体语言和语气停顿的分析。
访谈进行了约四十分钟。就在沈青以为即将结束时,苏晴忽然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温和,但问题却陡然变得尖锐:
“沈青同志,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在404厂核心区域发生能量异动时,你似乎正处于异常接近的位置。有未经证实的报告提到,当时你的手臂……曾出现过短暂的非自然光晕反应?你能回忆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来了!
沈青的心脏猛地一缩,但脸上却适时地露出了恰到好处的茫然与一丝被冒犯的惊讶:“光晕?苏医生,您是不是看错了什么报告?我当时吓坏了,躲在掩体后面,只听到巨响和看到很强的蓝光,至于我自己……除了害怕得发抖,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是不是有人看错了?或者……是爆炸产生的光影效果?”
她反将问题抛了回去,语气带着无辜,眼神清澈,看不出任何破绽。
苏晴盯着她看了几秒,脸上的笑容不变,点了点头:“或许吧。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员的感知出现偏差也是有可能的。感谢你的配合,沈青同志,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
她站起身,伸出手:“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基础潜能测试,希望你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
沈青与她握手,感觉到对方指尖的微凉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用力。
“我会的,谢谢苏医生。”
走出102室,房门在身后关上。沈青暗暗松了口气,后背却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刚才那一刻的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苏晴显然掌握了一些边缘信息,只是在试探。而研究所对她“特殊潜能”的关注度,远比她预想的要高。
接下来的几天,安排得紧密而规律。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各种沈青从未见过的、探测精度极高的仪器扫描,从基因序列到神经元活动,几乎无所不包。结果自然是一切“正常”,左臂没有任何残留的能量反应,身体素质因近期经历甚至略低于平均水平。
随后是所谓的“基础潜能测试”。并非想象中超能力展示,而是一些看似普通的项目:极端环境下的注意力与反应速度测试、复杂信息快速记忆与处理、对微弱能量场(模拟)的感知灵敏度、甚至还有一些涉及潜意识与直觉判断的心理测验。
沈青严格遵循着“有限可控”的原则。在反应和记忆测试中,她表现出优于常人但并非离谱的水平;在能量感知测试中,她“恰好”能察觉到最强的那一档模拟信号,对更微弱的则表示“模糊”或“无法确定”;在直觉测试中,她混入了一些错误的判断,使得最终结果看起来像是“具有一定潜质,但极不稳定,需要引导开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