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龙碑初现
第二十一章 塑灵锻体
力量在血脉中奔涌咆哮,识海中《灵源古鉴》的奠基法门如同星辰般璀璨清晰。然而,天琦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冲昏头脑。他深知,龙碑的洗礼与血脉的初醒,如同为一座大厦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地桩,并备好了最顶级的建材。但大厦本身的结构、每一块砖石的垒砌、每一根梁柱的搭建,仍需他亲手,一砖一瓦,按照古老的蓝图,去精心构筑。
他站在祭坛前,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怀中那冰冷僵硬的银色小兽,眼中是化不开的悲恸与一丝深藏眼底的、近乎执拗的期盼。他小心翼翼地将皓影的躯体,安置在祭坛下方一处由纯净灵玉自然形成的凹槽内,那里灵气氤氲,虽无法逆转生死,却能保其身躯不腐。他又将背上依旧冰封的飘雪轻轻解下,与她并肩安置,如同守护着两份沉甸甸的承诺。
做完这一切,他退后几步,就在这祭坛之下,镇岳龙碑散发的苍茫辉光之中,盘膝坐下。他并未急于去触碰、炼化那近在咫尺的龙碑,而是决意,先从最基础的开始——以灵族正统法门,重新塑灵锻体,将这具被强行提升上来的躯壳,彻底转化为真正属于灵族传承者的完美道基!
初试《源灵吐纳术》
他闭上双目,摒除杂念,心神沉入《灵源古鉴》的起始篇章——《源灵吐纳术》。这法门与他过去所修的任何心法都截然不同。它不追求狂暴地掠夺外界灵气,不强调周天运转的速度与数量,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感”与“融”上。
意念放空,不再内视己身,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向着周围弥漫开来,去“触摸”这秘殿空间本身。起初,周围一片虚无,只有龙碑那浩瀚的威压如同背景辐射般存在。但他不急不躁,心神保持着一种奇特的松弛与专注,如同等待鱼儿上钩的渔夫。
渐渐地,在他的“感知”中,世界开始变得不同。
原本看似空无一物的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密如尘、色彩各异、跃动不息的光点。有的呈现温润的乳白色,带着大地的厚重与生机(土灵);有的如同跳跃的火焰精灵,散发着温暖与活力(火灵);有的如同潺潺流水,清凉而灵动(水灵);有的如同无形的风旋,自由而飘逸(风灵);还有的,如同微缩的星辰碎片,清冷而高远(星灵)……这便是《灵源初解》中阐述的,构成万物的、最本源的“灵”!
它们并非死寂的能量,而是仿佛拥有着极其微弱的、属于自己的“情绪”与“倾向”。它们欢快地跳跃,慵懒地漂浮,或聚集,或离散,构成了这秘殿中无处不在的灵韵场。
天琦尝试着,不再是用霸道的神念去捕捉、吸纳,而是调整自身的精神波动,尤其是催动体内那初醒的灵族血脉,散发出一种温和的、充满自然韵律的“气息”。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血脉中那独特的气息散发开来,那些原本无序漂浮的“灵”,仿佛受到了某种吸引,又像是遇到了同源的亲人,开始主动地、欢欣地向他汇聚而来!尤其是那些乳白色的土灵之光(与镇岳龙碑属性相合)以及清冷的星灵之光(与《星辰锻体诀》呼应),汇聚得最为踊跃。
它们如同归巢的倦鸟,自然而然地透过他的肌肤毛孔,融入他的体内。这个过程温和至极,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经脉的胀痛或不适。这些外来的“灵”一进入体内,便与他血脉中那琉璃色的先天灵能水乳交融,几乎无需刻意炼化,就化为了他自身力量的一部分,滋养着血肉,补充着消耗。
这种修炼方式,效率或许不如某些霸道功法初期那般迅猛,但其根基之扎实、灵力之纯净、与天地自然之和谐,远非前者可比。天琦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次吐纳,不仅是灵力的增长,更是自身与这片天地联系的加深,是一种生命本质上的浸润与提升。
深研《星辰锻体诀》
在《源灵吐纳术》平稳运行,不断汲取外界灵韵巩固根基的同时,天琦将更多的心神,投入到了对《星辰锻体诀》的修炼之中。
这门炼体术,堪称灵族智慧的结晶。它并非简单的打熬气力,而是将人体视为一方内宇宙,通过开辟、点亮体内对应周天星辰的“窍穴”,构建内在的“星图”,从而引动星辰伟力,由内而外地淬炼体魄,最终达到肉身成圣、徒手摘星的至高境界。
天琦的意识沉入体内,“看”向那已经被龙碑之力和血脉初醒时强行冲开、点亮的数十个主要窍穴。它们如同体内宇宙中一颗颗被点燃的星辰,散发着或炽热、或清冷的光辉,隐隐与秘殿穹顶那浩瀚的周天星图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但之前的开辟,更多是依靠外力蛮横冲撞,窍穴虽开,其内的“星辰”却尚显黯淡,与周天星辰的联系也脆弱不堪,结构更远未达到完美。
此刻,他依照《星辰锻体诀》中记载的玄奥法门,引导着新生的、品质极高的琉璃灵能,如同最精细的刻刀,开始对这些已开辟的窍穴进行精雕细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琦缘雪镜双兽伴歌行之雪域灵契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琦缘雪镜双兽伴歌行之雪域灵契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