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和尚带来的直播风波刚平息没两天,一封制作考究、措辞严谨的邀请函,经由天师府执法堂转交,送到了“和谐事务咨询所”。
邀请方是——“国际超自然现象与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协会”,一个听起来就高大上且中英文混杂的组织。邀请林凡作为“特约嘉宾”,参加其在本市举办的“首届科学驱鬼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这啥玩意儿?”林凡拿着那张烫金的邀请函,翻来覆去地看,“科学驱鬼?这俩词放一块儿不矛盾吗?”
苏晓已经迅速调取了该协会的资料:“国际超自然现象与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协会,简称IASST,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主要由一批拥有物理学、工程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超自然现象爱好者,以及少数几位边缘领域的科学家组成。资金来源不明,但相当充裕。其主张用现代科学理论重新诠释并应对灵异现象。”
“听起来比那个直播和尚靠谱点。”胖子凑过来,“凡哥,去不去?听说这种高端研讨会,自助餐水准都很高!”
柳小姐看着邀请函上“经天师府认可”的备注,清冷道:“既是天师府转交,或许有其用意。不妨一探。”
欢乐道人也捋须道:“科学与玄学之争,古已有之。老道也好奇,如今科技昌明,他们又能研究出何等门道。”
林凡本身也是个爱凑热闹的,当即拍板:“去!为啥不去?正好去见识一下‘科学驱鬼’是拿显微镜看鬼,还是用高能粒子炮轰鬼?”
研讨会的地点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国际会议中心。会场布置得极具科技感,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公式和能量模型图。与会者大多穿着西装或实验室白大褂,夹杂着少数几个像林凡这样画风不同的“传统人士”。
林凡一行人的入场引来不少侧目。他依旧是那身休闲装,胖子穿着紧绷的西装,苏晓带着她的平板和各种探测设备,柳小姐则是一袭白衣背负长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瞧那边,”胖子小声嘀咕,“那几个老外,手里拿的是……改装过的质子背包吗?还有那边,那个眼镜妹面前摆了一排脑波监测仪……这真的是驱鬼研讨会,不是科幻漫展?”
研讨会很快开始。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教授上台,做了题为《灵体能量的量子纠缠态与宏观退相干现象》的开场报告,听得台下众人(包括林凡)云里雾里,只有苏晓眼睛发亮,手指在平板上飞快记录。
接着,各个研究小组轮番上台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
有团队展示了他们发明的“次声波情绪干扰器”,声称特定频率的次声波可以有效中和灵体散发出的负面情绪能量,并播放了一段模糊的视频,显示一个模糊的白影在次声波作用下“变得平静并消散”。
“有点像我的‘关爱’之力,但更硬核。”林凡点评。
另一个团队推出了他们的“高精度环境能量场测绘无人机”,可以通过多点采样,实时构建出灵异现象发生地的三维能量分布图,精准定位异常点。
“这东西不错,”苏晓表示认可,“可以弥补我们手动测量的不足。”
还有团队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灵异事件预测模型”,试图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情绪、气象数据、地磁活动等变量,来预测灵异事件高发区和时间。
“这个……听起来挺玄乎。”胖子表示怀疑。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由前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工程师领导的团队。他们展示了一个名为“便携式局域现实稳定锚”的设备,看起来像个大型的手提箱。他们声称,该设备可以释放一种特殊力场,在一定范围内强行维持物理规律的稳定性,从而抑制甚至消除基于“认知扭曲”和“概率异常”的灵异现象。
“简单说,就是让鬼怪没法在你面前穿墙、丢东西,或者影响你的脑子。”那位工程师骄傲地解释,“因为在我们力场范围内,墙就是墙,概率是正常的,你的大脑活动也是受保护的!”
台下响起一阵惊叹和掌声。
“有点意思啊。”林凡摸着下巴,“这不就是强行给鬼怪降维打击吗?”
然而,接下来的“实践演示”环节,却让这场高大上的研讨会,画风逐渐跑偏。
首先上场的是次声波团队。他们选择了一个据说有“地缚灵”的老旧图书馆作为演示地点。结果,次声波一开,书架上几十本书同时剧烈震动,然后劈头盖脸地砸向了操作人员,吓得他们抱头鼠窜。苏晓检测到,次声波非但没有安抚那个地缚灵,反而激怒了它。
“频率匹配错误,能量输出过载,适得其反。”苏晓冷静记录。
接着是无人机测绘团队。他们的无人机飞入一个传闻有“鬼打墙”的巷子,很快就失去了信号,最后被发现挂在巷子尽头一棵歪脖子树上,螺旋桨还在徒劳地转动。
“强能量场干扰了无线传输和导航系统。”苏晓再次记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搞笑捉鬼秘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搞笑捉鬼秘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