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殿内的官员:“国库空虚,百姓独担赋税,朝廷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可你们这些士绅官员,田产无数,却一文赋税不交,一点差役不当,任凭国弱民穷,这样的祖制,难道不该改?”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是圣人的话!”一名老臣高声反驳,“祖制乃祖宗所定,岂能随意更改?士大夫乃国之栋梁,岂能与百姓一体当差纳粮?”
“那‘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是谁的话?!”龙椅上的男子怒喝一声,“你们不过翻过几篇朱子格言,抄过几篇高足讲章,就敢在这里妄谈圣人之言,抨击新政?田文镜推行新政,你们就结党弹劾,欲除之而后快;刘墨林为新政说句良心话,你们连他也参!朕告诉你们,只要朕还是皇上,就绝不容许你们这些只会说假话、不干实事的读书人妄言乱政!这些折子,朕一个字不看,全带回去!”
“皇上这般做,不怕千秋万代留下骂名吗?”一名官员壮着胆子问道。
“好得很!”男子怒极反笑,“没想到前明的朋党,在我大清重现!但你们别忘了,朕不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朕当了四十五年皇阿哥,水里进火里出,六部办差,外省闯荡,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朕是铁骨头、硬汉子!你们读的书,朕全读了;你们没读的书,朕也读过!当年黄河泛滥,朕被洪水冲了一天一夜,都没怕过,还怕你们把朕给淹了?”
就在这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天际,狠狠劈向宫殿,朱棣只觉得浑身一麻,瞬间从睡梦中惊醒。
殿外,雷声隆隆,一道惊雷刚刚划过,照亮了阴沉的天空。朱棣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心脏狂跳不止。
他回想着梦中那个留着金钱鼠尾辫的皇帝,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个皇帝给他的感觉,与自己极为相似——同样的铁血手腕,同样的坚持新政,同样的与文官集团针锋相对,同样的为了国家富强而不惜背负骂名。
“坚刚不可夺其志,万念不可乱其心。”朱棣喃喃自语,这是他对梦中皇帝的评价。虽不知此人是谁,也从未在史书中读过这样一位皇帝,但他心中对其充满了莫名的敬佩。
而梦中皇帝提到的两项新政,更让朱棣眼前一亮——“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与“摊丁入亩”。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朱棣沉吟道,“此法太过惊世骇俗,直接触及了士绅官员的核心利益,若是现在推行,必然会引发更大的动乱,甚至可能导致天下大乱,不可轻动。”
但“摊丁入亩”则不同。朱棣从梦中的场景与对话中,已然明白了这项政令的内涵——将丁银摊入田赋之中,按亩征收赋税,不再按人头征税。这样一来,田多者多交税,田少者少交税,无田者不交税,既能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又能减轻贫苦百姓的负担,同时还能打击那些隐瞒田亩、偷税漏税的士绅官员。
“此法可行!”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如今清查田亩正在进行,正好为推行‘摊丁入亩’打下基础!”
第二天一早,朱棣并未如常上朝,而是绕过了六部、都察院与内阁,直接颁发了一道中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纾民困,增国赋,现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将天下丁银,尽数摊入田赋之中,按亩征收,田多则多纳,田少则少纳,无田则不纳。自永乐元年七月起,各地清查田亩完毕后,即刻施行。钦此!”
中旨一出,朝野再次沸腾!
“什么?摊丁入亩?陛下这是要疯了吗?”
“违背祖制!简直是违背祖制!田赋与丁银分开征收,乃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岂能随意更改?”
“国将不国!国将不国啊!陛下糊涂!”
官员们纷纷上书反对,言辞激烈,甚至有人再次聚集在奉天殿外,请求朱棣收回成命。可朱棣早已料到他们的反应,以“卧病在床,不便理政”为由,宣布辍朝三日,将所有反对的声音挡在了宫门外。
韩国公府内,李善长看着手中的中旨,气得牙根痒痒,狠狠将中旨摔在地上:“朱棣!你无耻至极!绕开六部内阁,擅自颁发中旨,这是独断专行!推行摊丁入亩,这是要彻底断绝我们士绅官员的生路!”
他身边的一众文官也纷纷附和,怒不可遏:“韩国公,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再次联名上书,逼迫陛下废除新政!”
“是啊!若是让摊丁入亩推行下去,我们的田产越多,交税就越多,这日子还怎么过?”
李善长脸色铁青,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朱棣已经掌控了朝政,手握兵权,我们现在硬碰硬,只会自取其辱。”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摊丁入亩,必须清查田亩为基础。江南七省的田亩,大多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暗中阻挠清查田亩的进程,让他的新政无法推行。同时,我们可以煽动地方的士绅与百姓,让他们闹事,就说摊丁入亩是苛政,会让百姓负担更重。只要天下大乱,朱棣自然会收回成命!”
“韩国公英明!”众人齐声应道,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而此时的乾清宫内,朱棣躺在龙榻上,听着内侍汇报宫外的动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推行摊丁入亩,必然会遭遇重重阻力,但他早已做好了准备。清查田亩的巡按御史与锦衣卫,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武定侯郭英与长兴侯耿炳文的三万大军,已经抵达江南,随时可以镇压任何叛乱。
“想要阻挠新政?想要煽动闹事?”朱棣低声自语,“那就让你们看看,朕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