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白光还没完全暗透,奉天殿内的议论声刚起,就见那漆黑的幕布突然又亮了起来,这次的光带着几分急促的橙红色,像是烧到一半的炭火,一行行字迹“噼里啪啦”往上跳,看得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上回说到建文帝憋着劲儿要取朱棣的命,今儿个就来瞧瞧,燕王殿下这“死局”是怎么破的。先说好,别指望啥“神兵天降”,朱棣一开始的处境,比咱村里被地主逼债的佃户还惨!
“嘿!这妖物还会说庄稼话!”朱元璋乐了,拍着御案道,“佃户?咱棣儿好歹是藩王,再惨能惨到哪儿去?”话虽这么说,他却忍不住往前凑了凑,眼睛死死盯着天幕——他倒要看看,自己这宝贝儿子到底被逼到了什么份上。
朱棣站在武将队列里,听到“比佃户还惨”,脸瞬间红了,却也忍不住竖起耳朵。他现在才二十二岁,还没经历过天幕说的那些事,可光是“被逼到绝路”这几个字,就听得他心里发紧。
天幕的字迹转成刺眼的红色,像是在滴血,看得殿中众人都皱起了眉头:
【建文帝那小王八蛋(别问为啥这么叫,实在是干的事不地道)是真没给朱棣留活路。先把朱棣手里的五个都司兵权收得干干净净,连个兵卒的影子都没剩;再把周王、代王这些跟朱棣能说上话的藩王要么流放要么圈禁,让朱棣成了“孤家寡人”;最后连朱棣的贴身护卫——燕山三卫两万精锐都给调走了,美其名曰“戍守边疆”,实则就是拔了朱棣的獠牙。】
【咱来算笔账:朱棣手里剩多少人?八百!还是王府里的护卫、家丁,连像样的铠甲都没几件;再看朝廷这边,北平城里就有上万兵力,北平周围还有数万驻军,关内关外加起来近三十万!这差距,就像咱用鸡蛋碰石头——不对,是用手指头碰城墙,连个印儿都留不下!】
“八百人?!”马皇后猛地站起来,手里的帕子都掉在了地上,她指着天幕,声音颤抖,“重八,你看看!允炆怎么能这么狠心?棣儿是他亲叔叔啊!就给留八百人,这不是让他死吗?”
朱元璋也愣住了,他掰着手指算:“五个都司没了,燕山三卫没了,藩王兄弟也被削了……这小子是把棣儿的家底全清零了啊!三十万对八百,这仗怎么打?允炆这孩子,真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
朱标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他看着天幕上的字,心里满是愧疚:“老四,对不起……是大哥没教好允炆,让你受委屈了。”
朱棣连忙躬身道:“大哥,这不怪您,是建文帝糊涂,跟您没关系。”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也泛起了嘀咕——将来自己真要面对三十万大军,该怎么办?
蓝玉站在一旁,偷偷乐了。他凑到傅友德身边,小声道:“傅老哥,你看燕王这处境,将来肯定打不过建文帝。到时候,咱就是大明最能打的将领了!”
傅友德白了他一眼:“你少得意!燕王殿下要是真被逼急了,说不定能打出奇迹来。再说,陛下还在这儿呢,能让建文帝这么欺负燕王?还有即便没了殿下,你也比不过宋家那小子。”
蓝玉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心里却还是盼着朱棣倒霉。
天幕的字迹暂时停了下来,像是在给众人消化的时间。奉天殿内,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拉着他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重八,咱知道标儿是咱的大儿子,咱疼他。可棣儿、樉儿、棡儿、橚儿也是咱的亲生儿子啊!哪有父母看着儿子受欺负不管的?就算是自家人欺负,也不行!”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眶也红了。他看着站在殿中的朱棣,又想起天幕上说的朱樉、朱棡、朱橚的遭遇,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咱知道,咱都知道。是咱没教好允炆,让他成了这么个冷血无情的东西。将来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咱绝不会让棣儿受委屈!”
他顿了顿,又看向百官,声音坚定:“各位都听清楚了!咱朱元璋的儿子,谁也不能欺负!不管是皇太孙,还是其他藩王,要是敢手足相残,咱绝不轻饶!”
“臣遵旨!”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比刚才更响亮。
徐达走到朱元璋身边,拱手道:“陛下,您说得对!手足相残是历朝历代的祸根,咱大明绝不能重蹈覆辙。臣决定好好调养身体。要是将来建文帝真要逼燕王,臣豁出这张老脸,也会保下咱的女婿。”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有你这句话,咱就放心了。天德,你是咱最信任的兄弟,将来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还得靠你多费心。”
天幕的字迹又亮了起来,这次转成了沉稳的蓝色,像是在说什么谋略,看得众人都竖起了耳朵:
【朱棣也不是软柿子,知道硬拼不行,就玩起了“装病”。他天天躺在王府里,脸色苍白,咳嗽不止,连吃饭都得让人喂。朝廷派来的人去探望,他要么说不出话,要么就胡言乱语,把自己装成一副“活不了几天”的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