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亲自带领李老蔫、王铁臂等人进行最终检验。他们使用拉直麻绳紧贴轨面检查平直度,用精密水平尺测量纵向坡度,还在轨面不同位置放置重达数百斤铁锭测试承重形变,结果皆令人满意,远超预期。
此物......此物真能铺在地上,让那未现世的火轮车如你所言般飞驰?李老蔫用粗糙手掌一遍遍抚摸冰凉光滑轨面,仍觉眼前一切不可思议,如置身荒诞梦境。
不仅能,而且其速快逾奔马,其力胜千牛,其载超舟船,其效将颠覆千古行旅方式。林昭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不容置疑信心,此轨之成,乃是万里征途第一步,坚实无比的第一步!
就在昭铁厂上下为这历史性突破欢欣鼓舞,甚至有人提议庆祝时,林昭却强迫自己从成功喜悦中冷静。他清楚知道,单靠昭铁厂一己之力,倾其所有也难以支撑哪怕短短数十里铁路的庞大建设。他需要更雄厚资本,更广泛社会资源合作,需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程实践。
他再次修书,郑重邀请徽商汪承业。这一次,他带去的不是空泛构想或简单样品,而是实实在在震撼人心的成果——一截长达一尺有余、做工精良、冷峻坚实的工字钢轨实物,及一份呕心沥血撰写、数据详实论证严密的《徐邳铁路利弊说帖》。说帖中详细分析徐州至邳州段运河淤塞、漕运艰难现状,对比传统骡马运输与运河漕运成本效率,然后以昭铁厂实测钢轨性能数据为基础,推演铁路运输惊人潜力。
在昭铁厂简朴却隐透不凡气象的书房内,林昭将沉甸甸钢轨样品递给汪承业。汪东家请看,亲手掂量。此乃我昭铁厂最新炼轧钢轨,其强度、韧性、耐久度远超以往任何轨道。若以此等钢轨铺设自徐州至邳州铁路,以我设计火轮车牵引货运,据学生反复测算,每日货物运量可达同等距离骡马大队百倍!所需时间仅其十分之一甚至更短!单位运费可降至眼下运河漕运三成以下!若能成网,其利更不可限量!
汪承业接过钢轨,入手冰凉沉重,精致字形结构和均匀材质无声诉说背后精湛技艺。他翻阅厚厚说帖,里面不仅有文字论述,更有清晰表格、数据对比、路线草图,甚至对未来运营利润的保守预估。每个数字如重锤敲打商人敏锐神经。他经商数十载,太清楚运输成本对商品流通、利润空间的极端重要性。若此铁路真能如林昭所言,哪怕只实现预估效益一半,带来的商业机会和利润回报都将令人眩晕!这已不仅是奇技淫巧,是足以重塑商业格局的磅礴力量!
林......林兄弟,汪承业声音因激动带不易察觉颤抖,他放下钢轨,目光灼灼盯林昭,此物......此路......真能成?真能如说帖中所言?
样品在此,汪东家可随意测试强度硬度。说帖中每个数据皆有依据,可随时查验核算。林昭迎他目光,眼神清澈自信,我意不再小打小闹。当联合徐州乃至更广地域有识商贾,共组徐邳筑路商会,公开募集股本,集资兴建此路。我昭铁厂愿以全套成熟钢轨轧制技术、首批量产部分钢轨、及沿线部分必要土地折价入股,占股三成;其余七成股本面向徽商、晋商及其他有意商号公开招募。路成之后,所有运营收益按股分红。
巨大利益前景,清晰可行合作方案,加上林昭之前成功炼铁、炒钢、挫败赵三虎、妥善安置流民积累的赫赫威信,让汪承业心中最后疑虑烟消云散。他猛拍大腿斩钉截铁:好!林兄弟魄力惊人,眼光深远!汪某信你!此事,汪某愿再投五百两现银,并亲自出面游说几位相熟同业,定要促成此筑路商会,共襄盛举!
几乎同时,林昭通过知府陈文烛私人渠道,将另一份精美钢轨样品和侧重点不同的《铁路急务说帖》,送往南京一位与陈文烛有同窗之谊、在户部任郎中、素对经世致用之学感兴趣的官员手中。这份说帖弱化商业利润,转而重点阐述铁路在边疆告急时快速调遣兵马、转运粮饷军械的战略价值,及在平时巩固边防、促进边疆与内地物资流通的巨大潜力,隐隐触动朝廷在军事后勤与边疆治理方面的长期痛点。
数日后,陈文烛在府衙后堂召见林昭。书房檀香袅袅,陈文烛屏退左右,看眼前越发沉稳、目光却燃烧炽热火焰的年轻人,意味深长缓缓道:你的说帖和样品,已通过稳妥渠道送至南京户部那位郎中手中。虽未得明确回复,但据闻已在部分关注实务官员中引起一些......议论。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林昭,你可知,你如今所做之事,炼钢造轨,聚商筑路,已渐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如今盯着你,盯着昭铁厂的,可不再仅是一个赵三虎,或徐州地面些许势力了。
林昭深深一揖,语气恭敬却坚定:学生谨记大人教诲,深知前路艰险。然,此铁路之利于国于民实在太大。漕运之困,边军馈饷之难,皆为我朝积弊。学生不才,唯愿以此微末之功,若能稍解朝廷一二难题,便利民生万分之一,则虽千万人瞩目,千万难阻隔,学生亦往矣!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陈文烛凝视他良久,目光中审视渐化一丝复杂欣赏与隐隐担忧,最终只挥手:你有此心,甚好。去吧。在徐州这一亩三分地,本官尚可为你遮挡一二风雨。但出了徐州,波及朝堂......你好自为之。
带着陈文烛这份隐晦珍贵支持,及汪承业等人即将带来的资本承诺,林昭知道,将钢铁巨龙铺设于华夏大地的宏大梦想,终于迈出从图纸、样品真正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一个由技术、资本与部分官方默许共同推动的时代车轮,开始缓缓转动。
然而,就在昭铁厂紧锣密鼓筹备首批钢轨量产,徐邳筑路商会雏形在汪承业等人奔走下逐渐显现之际,远在运河漕运总督衙门深处,一间幽暗签押房内,一份关于徐州狂徒林昭擅改祖制聚敛巨资妄图以奇巧铁轨坏数百年漕运根基的加急密报,已悄然摆上一位掌印大人案头。烛光摇曳,映照密报上冰冷字句,也映照决策者晦暗不明脸色。
技术种子破土而出,资本活水开始汇聚,但来自旧有利益格局的凛冽风暴,正在无声处急速凝聚蓄势待发。这钢铁幼苗能否在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中存活并长成参天大树,仍需经历无数严酷考验洗礼。
喜欢我在明朝修铁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明朝修铁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