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快步走出内堂,见项羽已按约定在府外等候,腰间佩剑尚未出鞘,却已杀气凛然。项梁凑到项羽耳边,压低声音道:“殷通欲借我等之力起兵,此人不可信。待我在堂中示意,你便上前将他斩杀,夺取郡守印绶,此事成则江东可定!”项羽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重重点头:“叔父放心,看我的!”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内堂,殷通见项羽身材魁梧,气势不凡,心中暗自赞叹,连忙起身道:“项公子果然英雄年少!不知桓楚兄的踪迹,公子可曾知晓?”项羽没有应声,只是目光如炬地盯着殷通,右手悄悄握住了剑柄。项梁与殷通闲聊几句,见时机成熟,突然对着项羽使了个眼色,高声道:“可以行事矣!”
话音未落,项羽已如猛虎般扑出,腰间佩剑“呛啷”出鞘,寒光一闪而过。殷通大惊失色,刚要呼喊侍卫,项羽的剑已刺穿了他的胸膛。殷通双目圆睁,口中喷出一口鲜血,手指着项羽,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最终倒在地上,气绝身亡。项梁弯腰捡起殷通的头颅,又从他腰间解下郡守印绶,佩在自己身上,大步走出内堂。
府中的侍卫们见状,纷纷拔刀出鞘,怒吼着冲向二人:“杀了刺客!为郡守报仇!”项羽毫不畏惧,手持滴血的长剑,迎着侍卫们冲了上去。他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一剑便将一名侍卫的头颅劈飞,又顺势一脚踹飞两人。侍卫们虽人多势众,却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短短片刻,便有数十人倒在血泊之中。其余侍卫见项羽如同杀神一般,吓得双腿发软,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求饶:“饶命!饶命啊!”项羽冷哼一声,用剑指着他们道:“愿随我反秦者,留;不愿者,滚!”侍卫们连忙磕头:“愿随公子反秦!”
项梁手持殷通的头颅,佩着郡守印绶,站在郡守府的大堂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官吏与豪杰。这些人中有县衙的功曹、主簿,也有江东的富商、侠客,皆是项梁多年来暗中联络的对象。项梁将殷通的头颅掷在地上,高声道:“殷通本是秦吏,却妄图借反秦之名谋取私利,此等小人,不配带领江东子弟!秦施暴政,灭我楚国,杀我父兄,此仇不共戴天!今天下大乱,正是复兴楚国、为父兄报仇之时!我项梁乃项燕之子,愿率领诸位共举反秦大旗,诛暴秦,复楚国,诸位可愿随我?”
话音刚落,堂下便响起一片激昂的响应声:“愿随项公反秦!”“诛暴秦,复楚国!”原来这些人早已对秦的暴政心怀不满,只是缺少一个领头之人。如今项梁举起反秦大旗,正合他们心意。项梁见状,心中大喜,当即下令召集吴县子弟参军。
短短一日之内,项梁便召集了八千名精锐子弟,这些人皆是吴县的青壮年,其中不乏剑客、猎户、渔夫,个个身强力壮,悍不畏死。项梁按照兵法将队伍编为八部,任命吴县豪杰为校尉、侯、司马等职,又命人打造兵器、囤积粮草。项羽被任命为裨将,负责训练士兵,他虽不精通兵法细节,却有着天生的统帅力,训练时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很快便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
数日后,郡守府前的广场上,八千江东子弟兵排列整齐,旌旗猎猎,刀枪如林。项梁站在高台上,将一面绣着“楚”字的大旗交给项羽,高声道:“今日,我等正式起兵反秦!此旗乃楚国旧物,今日重立,必能引领我等光复故国!”项羽接过大旗,用力插在高台上,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映照着八千子弟兵坚毅的脸庞。起兵仪式完毕后,项梁便率领大军驻守吴县,整顿军备,准备随时西进,加入反秦的洪流之中。
起兵后的第三日,一名身着黑衣的使者来到吴县,自称是张楚政权将领葛婴的部下。原来葛婴奉陈胜之命攻略东城,得知项氏叔侄在江东起兵,心中大喜——项氏乃楚国名门,有项梁坐镇,反秦势力必能大增。使者见到项梁后,呈上葛婴的书信,信中写道:“项公乃楚之栋梁,今举义旗,实乃天下之幸!某奉张楚王之命攻略东城,愿与项公结盟,共击暴秦,光复楚国!”
项梁看完书信,与项羽商议道:“陈胜虽出身布衣,却能率先起兵反秦,如今已是天下反秦势力的盟主。我等若能归附张楚,便可借其名义招揽江东百姓,扩充势力。”项羽虽对陈胜的出身有所不屑,却也知道叔父所言有理,点头道:“叔父做主便是。”项梁当即写了回信,同意归附张楚政权,并派使者随葛婴的使者前往东城,商议结盟事宜。
然而,就在结盟之事即将敲定之时,一则噩耗传来——葛婴因在东城拥立襄强为楚王,被陈胜以“擅立诸侯”的罪名诛杀。消息传到吴县,项梁手中的竹简“啪”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项羽怒声道:“陈胜这竖子,竟敢诛杀盟友!叔父,我等何必再归附于他,不如自立为王,与他分庭抗礼!”
项梁沉默良久,缓缓摇头道:“不可。如今我等虽有八千子弟兵,却根基未稳,若贸然自立,必遭秦兵与张楚政权的双重打击。陈胜虽诛杀葛婴,却仍是天下反秦的旗帜,我等暂且仍以张楚为旗号,暗中扩充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另作打算。”项羽虽心中不满,却也知道叔父的顾虑,只得作罢。此后,项梁便以张楚政权的名义,在江东各地招兵买马,江东百姓听闻是项燕之子起兵反秦,纷纷前来投奔,队伍很快便壮大到万余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楚汉争霸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楚汉争霸演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