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夫妇在忘川靠近地脉之火的山谷中安顿下来不久,他们那独特的、仿佛能引动金石共鸣的铸剑师气息,便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迅速在名士圈中荡漾开来。而最先嗅到这“商机”的,自然是那位嗅觉敏锐无比的通衢宝阁主人,范蠡。
这一日,范蠡身着一身崭新的锦缎袍子,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和煦笑容,手中还提着一盒据说是用忘川灵谷与仙蜜特制的糕点,施施然来到了山谷中的铸剑庐外。
尚未进门,便能听到里面传来富有节奏的、沉闷而有力的锻打声,以及炉火熊熊燃烧的呼呼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炭火混合的独特气息,还隐隐夹杂着一丝清冷的寒意,那是莫邪夫人调和淬火之水时散发的灵韵。
范蠡在庐外驻足片刻,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朗声笑道:“干将先生,莫邪夫人!在下范蠡,冒昧来访,还请恕罪!”
锻打声稍歇。干将那黢黑刚毅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穿着短褐皮裙,额上带着细密的汗珠,目光锐利地看向范蠡,并未因对方的热情而有多少动容,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莫邪则从丈夫身后走出,手中还拿着一块擦拭工具的软布,对范蠡微微一笑,算是回礼:“范先生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范蠡笑容不变,将手中糕点递上:“小小点心,不成敬意,特来恭贺二位在此开炉立户。”他目光扫过庐内那些闪烁着寒光的半成品刀具剑胚,以及一些造型古朴奇特的锻造工具,眼中精光一闪,开门见山道:“实不相瞒,范某此来,是想与二位谈一桩长期合作的生意。”
“合作?”干将眉头微蹙,声音低沉。
“正是。”范蠡搓了搓手,脸上露出商人特有的热忱,“二位神匠技艺通神,所铸兵刃,乃天下一绝。然,忘川之地,名士云集,并非人人皆需沙场搏杀之神兵。更多名士雅好风物,钟情于精巧雅致的器物。譬如,仿古的青铜酒爵,需有商周之厚重;嵌玉的博山炉,需有汉晋之华美;锋锐不失文气的裁纸刀,需有唐宋之风雅;乃至一些蕴含灵韵、可做佩饰的短匕、玉具剑……”
他侃侃而谈,将心中构想一一道出:“范某之意,是请二位在不影响自身铸炼大道的前提下,闲暇时,为我那‘通衢宝阁’锻造一些此类精美的工艺品。材料由我提供,绝对是上乘之选,工费也必让二位满意。如此一来,二位既可维持炉火不熄,精进技艺,亦可换取些忘川通宝,购置所需之物,岂非两全其美?”
范蠡深知,对于干将莫邪这等心志坚定的匠人,空谈利益无用,需投其所好,并给予足够的尊重与自由。他提出的“不影响自身铸炼大道”与“精进技艺”,正是关键。
干将沉默着,他一生追求铸造极致神兵,对这些“玩物”本不甚在意。但范蠡所言“维持炉火不熄”、“精进技艺”确实打动了他。在这忘川,地火虽好,但顶级材料难寻,重铸如“干将莫邪”那般神兵更是机缘难求。日常锤炼些精巧物件,确实不失为一种保持手感、探索不同材质特性的途径。他看向莫邪。
莫邪心思更为细腻通透,她柔声对干将道:“夫君,范先生所言在理。我等初来乍到,确实需有些营生。铸造些雅器,亦是匠心别用,未尝不可。”她亦看出范蠡此人虽圆滑,但给出的条件颇为优厚,且言语间对匠艺颇为尊重。
干将见妻子也同意,便不再犹豫,对范蠡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可。但需依我规矩,材料需上乘,器形需合我意,不得催逼。”
范蠡大喜,连忙拱手:“先生放心!一切依先生规矩!范某这就去准备第一批材料图样,稍后便送来请先生过目!”达成合作,范蠡心满意足地离去,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自此,谢珩确实省去了许多奔波。范蠡宝阁中那些蕴含古意、工艺精湛的“高端工艺品”,大多出自干将莫邪之手,虽非神兵,但其上蕴含的独特匠魂与灵韵,深受苏轼、李清照等文雅名士的喜爱,往往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为范蠡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得干将莫邪夫妇在忘川迅速积累了财富与名声。
然而,真正让干将莫邪声名大噪的,还是金戈馆诸位名将的登门。
首先找上门的是西楚霸王项羽。他龙行虎步,径直来到铸剑庐外,声如洪钟:“干将!莫邪!听闻你二人铸术通神,可愿为项某将这杆‘霸王枪’翻新一番?”他将手中那杆陪伴他征战一生、枪尖隐有暗红血痕、枪杆遍布细微裂纹的长枪顿在地上,发出沉闷声响。
干将走出庐外,目光落在霸王枪上,那枪身蕴含的霸烈战意与不屈魂念,让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上前仔细检查枪身,尤其是枪杆与枪头的连接处,以及那些细微的裂纹。
“枪是好枪,魂亦不屈。”干将沉声道,“然枪杆内部已有暗伤,寻常锤炼难返其韧。需以‘星辰铁’熔液浸润,重锻枪杆核心,再以‘龙纹钢’包裹外层,千锤百炼,方可恢复其锋锐与坚韧,更胜往昔。枪头血痕,乃其魂印,不必磨去,反可助长其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前有个忘川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