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弘法之后,忘川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谢珩每日于桃源居枢机殿内处理公务,疏导灵脉,调解名士间因棋局、诗文或庖厨理念不同而起的些许小龃龉,倒也平和。苏轼的饕餮居终于正式挂匾,虽菜品依旧时有“惊人之作”,但总算有了稳定产出;李秀宁的金戈馆吸引了更多对武艺兵法感兴趣的名士前往观摩;百家书院的筹建在张良、玄奘等人主持下,地基已初步划定;李白杜甫的诗文唱和,刘邦逸趣社的热闹,都成了忘川独特的风景。
然而,这份宁静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时刻被骤然打破。
这一日,谢珩正于枢机殿内批阅墨羽呈上的、关于忘川河某处支流灵植异常生长的报告,猛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剧烈能量波动,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自九泉之井的方向悍然传来!整个忘川郡的灵蕴场都为之震颤,桃源居内的光幕符文剧烈闪烁,发出尖锐的预警。
谢珩霍然起身,眸中紫电一闪。这股能量之磅礴、之威严,远超之前任何一次接引,甚至比项羽、刘邦等五人同时降临时的动静还要惊人!他来不及细想,身形已化作一道疾电,撕裂空间,瞬间出现在那玄黑玉石铺就的九泉之井广场。
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为之一窒。
只见那原本深邃旋转的井口漩涡,此刻已扩张到近乎极限,不再是深蓝星辉,而是迸发出璀璨夺目的金色光华!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那喷薄的金光之中,竟有九条完全由精纯龙气与帝王气运凝聚而成的金色巨龙虚影,环绕着井口盘旋飞舞!龙吟阵阵,声震九霄,威严浩大,带着统御四海、号令天下的无上气势,将整个广场映照得如同金铸,连那永恒微紫的天空都似乎被这金光短暂地压制了色彩。强大的能量风暴席卷开来,吹得谢珩的紫色官袍猎猎作响,若非他及时运转神力稳固自身,几乎要站立不稳。
“这是……九五至尊,真龙天子降临之兆!”谢珩心中骇然。如此异象,如此龙气,来者绝非寻常帝王,必是那等一统寰宇、功盖千秋、奠定了后世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格局的旷世雄主!
就在他心念电转之际,九泉之井的轰鸣达到了顶点!九条金龙虚影长吟一声,猛地汇入井口金光之中。下一刻,一道无比粗壮、凝若实质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仿佛要将这忘川的天幕都捅破一个窟窿!光柱持续了约莫三息,才骤然收敛。
井口的能量漩涡缓缓平复,金光渐散,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也稍稍减弱。广场中央,一道身影由虚化实,缓缓凝聚。
来人身着玄色龙袍,袍服之上以金线绣着繁复的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彰显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头戴旒冕,虽面容尚在光影中有些模糊,但那挺拔如山岳的身姿,以及周身自然散发出的、仿佛与生俱来的冷峻与威严,已足以令人心折。
当光芒彻底散去,谢珩看清了来人的面容。约莫三十许岁的样貌,面容棱角分明,剑眉入鬓,鼻梁高挺,一双凤眸开阖之间,精光四射,带着审视万物、不容置疑的凛然之气。他的嘴唇紧抿,下颌线条刚毅,整个面庞透着一股刻骨的冷峻与深沉的威严,仿佛千年不化的寒冰,又似镇压四海的定海神针。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便仿佛是整个天地的中心,那浓郁的、几乎化为实质的龙气在他周身盘旋,让周围的空气都显得凝重了几分。
谢珩心中剧震,一个名字几乎要脱口而出!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上前几步,整了整衣冠,以对待帝王之礼,躬身拱手,声音清越而不失恭敬:“忘川使君谢珩,恭迎陛下圣驾。”
那玄袍帝王冰冷的目光落在谢珩身上,如同实质般扫过,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与评估。他并未立刻回应,只是微微抬了抬手,示意谢珩平身,动作间带着久居人极、不容置疑的威仪。他的目光随即扫过这片奇异的天地——微紫的天空,静谧的忘川河,妖艳的曼珠沙华,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亭台楼阁,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掠过一丝极淡的惊异,但很快便被更深的沉静与冷峻所取代。
“此地,便是忘川?”他的声音响起,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带着一种金石般的冷硬质感,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不容反驳的力量。
“回陛下,正是。”谢珩恭敬应答,“此乃超脱轮回之地,专为青史留名、魂灵特异者提供安栖之所,延续志趣才学。”
玄袍帝王微微颔首,不再多问,似乎对这些细节并不十分在意。他的目光重新回到谢珩身上,带着一种直达本质的锐利:“汝便是此地主事?”
“晚辈谢珩忝为忘川使君,负责维系此地运转,接待诸位名士。”谢珩不卑不亢地回答。
帝王不再言语,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眸子静静地看着谢珩,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谢珩心领神会,知道这位陛下不喜多言,行事果决。他取出那本光华流转的《风华录》,双手呈上,同时递过那支灵光凝聚的笔:“请陛下在此录下名讳,方算正式在此立足,灵识与忘川相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前有个忘川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