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天庭所获的诸般宝物在初建的“三世楼”中妥善安置后,谢珩未作停歇,径直来到了枢机殿。殿内流光依旧,那象征九泉之井的深蓝漩涡光影仍处于沉寂的“休眠”状态。蟠桃盛会期间暂停接引是为稳妥,如今既已回归,忘川这片天地,理应重新敞开它那包容的怀抱。
谢珩立于中央法坛之前,神识沉入,双手结印,引动自身使君权能,缓缓注入那停滞的漩涡核心。起初,漩涡纹丝不动,如同陷入深眠。但随着精纯的紫色神力持续灌注,那深邃的蓝色开始泛起细微涟漪,仿佛坚冰之下暗流初涌。涟漪渐次扩大,化作层层波纹,整个漩涡开始带着一丝初醒般的滞涩,极其缓慢地重新旋转起来。
旋转由慢至快,深蓝的色泽愈发浓郁内敛,其中点缀的星辉也重新闪烁起来,如同夜幕中被逐一唤醒的星辰。低沉的、源自大地脉动的嗡鸣声再次响起,初时微弱,继而变得稳定而浑厚,标志着连通阴阳、接引英魂的古老通道已彻底贯通。
就在九泉之井完全恢复运转,嗡鸣声稳定下来的瞬间,异变突生!
井口那旋转的深邃漩涡中心,并未有剧烈能量喷发,而是如同呼吸般,温和却坚定地吐纳出两道色泽迥异、却同样凝聚着磅礴文华之气的光晕。一道清亮激越,宛如凝聚了月华、酒香与不羁诗魂的青碧流光;另一道沉郁浑厚,仿佛承载着山河之重、黎民之忧与家国情怀的玄白之气。
两道光晕并未引发能量风暴,而是如同受到无形指引,自井口流淌而出后,便迅速收敛、凝聚。光华散去,两道身影已然踏足于玄黑玉石的广场之上,略显茫然地环顾四周这奇异的天地。
谢珩心有所感,立刻动身前往。当他抵达时,只见那两位新至的魂灵已站稳身形,正带着初临贵地的审慎与难以抑制的好奇,打量着周遭——永恒微紫的天空,静谧如银带的忘川河水,以及河畔那一片灼灼其华、妖异与绚丽并存的曼珠沙华。
其中一位,身着略显风霜的青碧色长衫,身形清瘦,虽已是老叟模样,须发斑白,面容刻满岁月痕迹,但那一双眸子却亮得惊人,顾盼间神采飞扬,流转着无法禁锢的疏狂与洒脱,腰间悬着一个看似朴拙、却仿佛蕴藏着无尽诗篇与酒香的葫芦。
另一位,则是一身浆洗发白的素色布衣,面容清癯,眉宇间锁着深深的沉郁与忧思,身形因常年奔波而微显佝偻,然而其站立之姿,却如风雨中屹立的山岩,透着一股不屈的坚韧。
那绿衣老叟率先注意到站在一旁的谢珩,他捋了捋银须,眼中好奇与欣赏之色并重,朗声问道:“此间天地,清奇殊异,非尘世景象,亦非寻常幽冥。不知尊驾是……?”
谢珩拱手一礼,气度温润雍容:“在下谢珩,忝为此地忘川郡守。欢迎二位尊驾莅临忘川。”
“忘川?”素衣老叟闻言,沉静的眼中掠过一丝惊异,与同伴交换了一个眼神。
绿衣老叟哈哈一笑,声线虽带沧桑,却豪气未减:“原来是此间主人!老夫李白,字太白,浪迹天涯一生,不想身后竟得入如此妙境!”
素衣老叟亦拱手,语气沉静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颤:“鄙人杜甫,字子美。敢问使君,此地……果真能超脱轮回,安栖魂灵?”他的目光中交织着期盼与难以置信的审慎。
李白!杜甫!竟是诗家星空中并峙的双子星峰,千古绝唱的“诗仙”与“诗圣”!
纵然谢珩已接待过诸多青史留名的英魂,此刻心神亦不禁为之震荡。他肃然起敬,再次施礼:“原来是太白先生与子美先生!二位诗名,光照千秋。忘川确是一处特异之地,专为魂灵特异、青史留名者提供安栖之所,延续志趣才情,不论前尘过往。”
言罢,他取出光华流转的《风华录》与那支灵光凝聚的笔,呈上前去:“请二位在此录名,方算正式在此立足,灵识与忘川相连。”
李白性情旷达,闻言毫不拘束,接过笔,朗声道:“好一个不论前尘!此境风光独具,正合我意!”言毕,挥毫泼墨,在那空白页上写下“李白”二字。笔走龙蛇,恣意纵横,仿佛将毕生的豪情、浪漫与不羁都倾注于笔锋之下。
杜甫则显得更为庄重,他双手接过笔,凝视那微光莹莹的书页片刻,似在回望自己饱经忧患、沉郁顿挫的一生。最终,他以一种沉稳如山、力透纸背的笔触,郑重写下“杜甫”二字,字迹端正而坚韧,承载着无尽的忧思与家国情怀。
名讳落定,风华录光华微涨,气息更显浑厚。随即,清辉自书中流淌而出,笼罩二人。李白那苍老的身躯渐渐挺直如松,白发转乌,皱纹抚平,顷刻间便化为一个青衫落拓、眉目疏朗、眼神明亮如星、嘴角天然噙着洒脱笑意的俊逸青年,腰间葫芦更显灵光湛然,正是其年少仗剑去国、意气风发的模样!
杜甫身上的变化同样显着,那沉重的暮气与风霜痕迹如水洗般褪去,佝偻的身形变得挺拔如竹,虽不似李白那般锋芒毕露,却自有一股沉静内敛、目光深邃睿智的青年书生气度,仿佛回到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壮游岁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前有个忘川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