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日光,终于驱散了些许彻骨的寒意,却晒不干凝固在雪地上的暗红血色。
苏承锦站在高坡上,手中的观虚镜冰冷如铁。
镜中,明虚城那扇沉重的城门开启一道缝隙,数百名穿着大鬼国骑卒服饰、满身血污的“溃兵”,在守城军官的盘问下,骂骂咧咧地被放了进去。
镜中的城门再次关闭,隔绝了所有窥探。
苏承锦放下了观虚镜。
成了。
他转过身,目光越过身侧的江明月,投向下方那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四万安北步卒,在短暂休整后,已重新列阵。
他们中的许多人,脸上还带着未干的血污,眼神里是化不开的疲惫。
但当苏承锦的目光望过来时,所有人的脊梁,都下意识地挺得笔直。
苏承锦策马,缓缓走到大军阵前。
他没有演说,声音平淡得仿佛在叙述一件寻常小事。
“我们的骑军弟兄,用五千多条性命,为我们挡住了最致命的冲锋。”
“他们用命,换来了我们站在这里的机会。”
“现在,该我们了。”
他顿了顿,目光从前排每一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扫过。
“该我们步军,去把这座城拿下来。”
“给死去的弟兄们,一个交代。”
没有复杂的道理,没有虚无的口号。
只有最朴实,也最沉重的话语。
大军之中,一片死寂。
但一股被压抑的杀意,却在每一个士卒的胸中,疯狂滋生,几乎要烧穿胸膛。
“听我军令!”
苏承锦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出鞘之刃。
“分一万人,围三阙一!”
“将明虚城东、西、北三门,给我围死!”
“一只苍蝇,也不准飞出去!”
“主力三万,随我,攻打南门!”
“今日!”
“要么城破!”
“要么死!”
“全军,出击!”
“吼——!!!”
压抑已久的怒火与杀意,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四万步卒,发出一声撼天动地的咆哮。
苏承锦猛地一挥手。
咚!咚!咚!
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战鼓声,响彻雪原。
甲光汇成的铁河开始奔涌。
无数面厚重的塔盾在前,组成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
其后,是肩扛云梯的步卒。
更后方,一架攻城锤,在数十名士卒的合力推动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如同一头远古巨兽,缓缓逼近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雄城。
苏承锦目送大军出征,这才回过头,看向身后那两道浑身浴血的身影。
苏知恩和苏掠。
他们的伤口只是草草包扎,苍白的脸色与浸透绷带的血迹,无声地诉说着上一战的惨烈。
“还撑得住吗?”
苏承锦的声音,缓和了些许。
“能!”
“死不了。”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苏承锦笑了笑,那笑容里,有欣慰,也有心疼。
他指了指已经开始游弋在步军两翼的骑兵队列。
“你们和明月一起,带着剩下的骑军,清剿残敌。”
“最重要的是,替我盯紧花羽那边。”
“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苏知恩和苏掠对视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知道,真正的威胁,从来都不是眼前的明虚城,而是那支尚在迷雾之中的大鬼精骑。
江明月深深地看了苏承锦一眼,没有多言,只是用力握了握手中的赤色长枪,调转马头,与苏知恩、苏掠二人,汇入了骑兵的洪流之中。
高坡之上,只剩下苏承锦和朱大宝等寥寥数人。
他再次举起观虚镜,遥遥望着那座即将被战火吞噬的城池。
他的脸上,再无半分温情。
只剩下,冰封的冷酷。
……
与此同时。
太玉城下。
一支同样疲惫不堪,却杀气冲霄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城外五里之处。
诸葛凡端坐于马背之上。
每一次颠簸,都像有一把烧红的铁钳在撕扯他肩胛骨上的嫩肉,但他只是死死咬着牙,连一声闷哼都未曾发出。
他抬起头,望着前方那座在风雪中沉默屹立的雄城。
“去吧。”
他用没有受伤的右手,轻轻一挥。
早已准备好的数十名安北军老卒,立刻脱下甲胄,换上从战场上扒下来的、破烂的大鬼军服。
他们脸上、身上抹满了泥土和血污,一个个比真正的溃兵还要凄惨。
他们没有靠近城池,只是在弓箭射程之外,一边奔逃,一边用嘶哑的嗓子,以最纯正的大鬼语,发出绝望的嘶吼。
“败了!全败了!”
“乌达达将军死了!被南朝的疯子挑在了长戟上!”
“一万骑兵,全军覆没!快跑啊!”
“南朝人的大军马上就到!他们要屠城了!”
这些声音,清晰地传遍太玉城的城头。
城墙之上,原本还算严整的守军,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乌达达将军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梁朝九皇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梁朝九皇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