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
天色未明,整座樊梁城却已苏醒。
秋日的晨风带着沁骨的凉意,吹过空旷的长街,却吹不散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潮。
从皇城朱红的正门前,一直到城门之外,黑压压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将宽阔的官道挤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街道两侧,踮着脚,伸长了脖子,朝着皇宫的方向翘首以盼。
他们的脸上,带着激动,带着崇敬,也带着一丝离别的伤感。
皇宫正门前,一座由工匠日夜赶工搭建起来的临时高台,巍然而立。
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神情肃穆。
高台之上,明黄色的华盖之下,梁帝苏招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的身侧,是一身崭新太子蟒袍,眉宇间春风得意的苏承明。
再后面,则是如影子般静立的白斐。
“咚——”
“咚——”
“咚——”
沉闷而悠扬的钟声响起,回荡在樊梁城的上空。
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条由禁卫军强行清开的道路尽头。
马蹄声由远及近,清脆而富有节奏。
人群自动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
路的尽头,一道身影出现了。
苏承锦身着一袭朴素的王爵常服,端坐于马匹之上。
他的身后,是同样一身劲装,英姿飒爽的江明月。
再往后,是面无表情的苏掠,神情沉静的苏知恩,以及一身铁甲、目光坚毅的庄崖。
最后,是那支沉默如山万人大军。
一万零八百人。
他们静静地跟在苏承锦的身后,步伐整齐划一,甲胄摩擦间发出沉闷的金属声响,汇成一股令人心悸的洪流。
苏承锦勒马,停在了高台百步之外。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
将缰绳随手递给苏知恩,他独自一人,缓步向前。
万众瞩目之下,他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地走到了高台之下。
然后,在所有人复杂的目光中,他撩起衣袍,单膝跪地,声音清晰而洪亮。
“儿臣苏承锦,见过父皇。”
高台之上,梁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停留了许久。
那目光中,有欣慰,有不舍,有帝王的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属于父亲的柔软。
他缓缓站起身。
“起来吧。”
“上前来。”
苏承锦应声而起,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走上高台。
他没有先看梁帝,而是转向了一旁的苏承明,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见过太子殿下。”
苏承明嘴角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
狗东西!
昨天在府里还那般嚣张,今天当着文武百官和万千百姓的面,倒是装得人模狗样!
他心中暗骂,脸上却不得不挤出宽厚温和的笑容,伸手虚扶。
“九弟无需多礼。”
“此次出征关北,路途遥远,万事小心。”
梁帝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他走下龙椅,来到苏承锦面前,主动拉起了他的手。
那只布满老茧、曾批阅过无数奏折、也曾执掌生杀大权的手,此刻握得很紧。
“今日出征关北,此去千里,你我父子再见,不知是何时了。”
梁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的感慨。
苏承锦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梁帝已经转过头,目光越过他,看向了台下的江明月,笑着招了招手。
江明月会意,连忙下马,快步走上高台,来到二人身前,盈盈一拜。
“明月见过父皇。”
“嗯。”
梁帝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个英气勃勃的儿媳,眼神温和了许多。
“此去关北,犹如你父当年。”
“切记小心,也要……护着点老九。”
江明月抬起头,眼眶微微有些泛红,但她的声音却充满了坚定。
“父皇放心!”
“此行,儿臣势必完好无损地将夫君带回!”
“到时候,还望父皇给明月和王爷,备好庆功酒!”
“哈哈哈哈!”
梁帝闻言,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心中的离愁别绪似乎也被冲淡了不少。
“好!好一个庆功酒!”
他用力拍了拍二人的手背,随即朝身后的白斐看了一眼。
白斐心领神会,轻轻招了招手。
四名身材魁梧的铁甲卫,迈着沉重的步伐,各自抱着一个巨大的甲架走上前来。
甲架上,是两副闪烁着暗金色光芒的精美甲胄。
一套凤纹鎏金铠,线条柔美而又不失威严。
一套龙纹鎏金铠,霸气厚重,摄人心魄。
苏承锦只是看了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江明月却在看到那两副铠甲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美眸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两副甲胄,她小时候在父亲的书房里,曾见过一次图纸。
那是父亲亲手所绘……
“父皇,这……”
江明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梁朝九皇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梁朝九皇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