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铜铃与旧识
苏瑶指尖捏着那枚银质梅花扣,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你看这花纹,像不像卫生院后院那株老梅?”她忽然笑起来,眼尾弯成月牙,“那年冬天你发着烧还去采梅花入药,说‘雪中的梅,药性最足’,结果冻得手抖,还是我把你架回来的。”
林悦望着梅花扣上的纹路,确实和记忆里的老梅枝桠重合。她转身去灶房烧水,灶膛里的火苗舔着柴禾,“噼啪”声里混着苏瑶翻动草药的轻响。“你在乡下,还习惯吗?”
“咋不习惯?”苏瑶的声音从药筛那边传来,带着点烟尘气,“老乡们实诚,你帮他们治次病,他们能记你半年,秋收了准给你送袋新米。前阵子我感冒,隔壁大娘愣是端来碗姜汤,说‘城里来的姑娘,经不起冻’。”她顿了顿,“就是夜里有点静,想听个说话声都难,不像你这儿,铜铃一响,就知道有人惦记。”
林悦端着两碗热水出来时,见苏瑶正对着那枚铜铃出神,指尖轻轻抚过铃身的花纹。“这铃上的缠枝纹,跟我奶奶留下的药碾子上的一样。”她忽然说,“奶奶以前也是药铺的学徒,说这纹路能‘锁住药气’,当年她走的时候,就把药碾子给了相熟的老伙计。”
苏小萤留下的山楂干在水里慢慢舒展,汤色渐浓,带着淡淡的甜香。苏瑶喝了口,忽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用红绳系着的小布包,打开是半块干硬的饼子。“这是我村支书家的闺女给的,说‘苏姐姐总忘吃饭’。”她掰了一半递给林悦,“你尝尝,玉米面掺了红薯粉,有点甜。”
饼子的碎屑落在桌上,林悦想起苏瑶当年在红旗大队,总把窝窝头省给她,说“你比我瘦,得多吃点”。那时的窝窝头剌嗓子,可混着苏瑶的笑声咽下去,竟也觉出点甜。
夜渐深时,苏瑶帮着把夜交藤搬到院里,竹席在月光下泛着青白的光。“寅时的露水最凉,得盯着别让露水积太多。”苏小萤临走时特意叮嘱过,还把铜铃留在了竹席旁,“铃一响,就知道露水够了。”
两人坐在院中的石凳上,苏瑶说起乡下的趣事:谁家的鸡下了双黄蛋,谁家的娃偷摘了邻居的桃,说得眉飞色舞,像在讲段热闹的戏文。林悦听着,手里的签到簿悄悄翻开,新页上画着两个并排的影子,一个手里捧着药筛,一个捏着铜铃,影子底下写着:【时光会远,暖意可存】。
“对了,”苏瑶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张揉得皱巴巴的纸,“这是县卫生院的通知,说下个月有老中医来坐诊培训,问我要不要去。你说我要不要去?这样的话我就不用一直待在乡下了,我找人争取了有两个名额,你让晓莹和我一样去吧!”
林悦捏着那张纸,指尖的梅花扣微微发烫。她抬头时,见月光落在竹席上的夜交藤上,露水正顺着叶片的纹路慢慢滚动,像无数细小的银珠。铜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叮铃”声漫过院墙,大概能传到苏小萤家的窗棂下。
签到簿在这时发出轻微的震动,纸页上的字迹渐渐清晰:【所谓传承,是把老法子传给新人,把旧牵挂递给来日】。林悦忽然明白,苏瑶带来的不只是梅花扣和炒黄豆,还有把日子往暖里引的力气——就像这寅时的露水,看着凉,却能让草药在晨光里,舒展得更精神。
夜风带着草药的清香漫过来,苏瑶打了个哈欠:“明早我得赶早班车回去,队里的牛还等着我去割草呢。”她往竹席上盖了层薄布,“别让露水结霜,冻着草药。”
林悦点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屋里,忽然觉得这院中的铜铃、竹席上的草药、桌上的梅花扣,都像是时光撒下的种子,只要用心照看,总有一天会抽出新枝,把温暖递得更远。
苏瑶临走前把那张培训通知压在了铜铃底下,晨光透过窗棂落在纸上,边角的褶皱都染上了暖黄。林悦捏着通知往苏小萤家去时,远远就见那丫头蹲在门槛上,手里攥着块粗布正擦药碾子,石槽里的纹路被擦得发亮。
“小萤,”林悦把通知递过去,“苏瑶捎来的,县卫生院有老中医培训,去不去?”
苏小萤的手顿了顿,药碾子的木柄在掌心转了半圈。“我……我能去吗?”她抬头时,睫毛上还沾着点石粉,“我娘说,咱这种没读过多少书的,去了也是站墙角。”
“苏瑶说能带着学徒,”林悦往碾子里撒了把晒干的艾草,“你跟着去认认药草、记记方子,总比守着这碾子琢磨强。再说了,你擦碾子的力道都能练出准头,认药辨性肯定不差。”
苏小萤的指尖在通知上划来划去,忽然抬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那我得把碾子擦得更亮些,回来好用它碾新学的方子。”
培训的日子定在十五之后,苏瑶特意提前两天来了信,说老中医最看重“手稳”,让小萤多练练抓药的准头,别到时候人家说“这学徒连戥子都拿不稳”。林悦便找了个旧戥子,每天陪着小萤在药柜前站两个时辰,从三钱当归到五分麝香,一遍遍地称,直到戥子的秤星在她手里服服帖帖,误差不超过半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