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透过窗户纸,给易中海家的小厨房镀上了层暖黄。煤炉上的铁锅冒着热气,滋滋的声响里裹着肉香——一大妈周秀兰正弯腰翻炒着锅里的白菜炒肉,另一个小锅里炖着的萝卜炖粉条,也飘出勾人的香味。
“今天可得多炒俩菜,你升了职,往后日子更有盼头了。”一大妈直起身,用围裙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堆着藏不住的笑。她从碗柜最里面翻出个玻璃罐,小心翼翼地倒出小半杯酒——这是周晋翼上次来带的,度数不低,她平时舍不得拿出来,今天却特意摆上了桌。
周晋翼回四九城筹办肉联厂,加上易中海升了副主任,每月多拿 25块补贴,家里的日子像是突然亮堂了起来。以前买肉要算计着票据,现在不仅能偶尔改善伙食,连酒都能端上桌了,她越想心里越暖,手里的铲子也挥得更轻快了。
易中海走进厨房时,正看见妻子把最后一盘炒鸡蛋端上桌。桌上摆着三菜一汤,白菜炒肉、萝卜炖粉条、炒鸡蛋,还有一碗葱花豆腐汤,每盘菜里都透着实在——尤其是那盘炒肉,肉片比平时厚了不少。
“今天怎么这么丰盛?”易中海拉过椅子坐下,目光落在那杯酒上,眼里满是暖意。
“你升了副主任,不得庆祝庆祝?”一大妈挨着他坐下,给两人各盛了碗饭,“晋翼上次带的东西多,肉还剩不少,平时舍不得吃,今天高兴,就多做了点。”
易中海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肉香在嘴里散开,可他心里却忽然沉了沉。他看着妻子鬓角新添的几根白发,想起这些年她为这个家的付出,更想起院里人背后的议论——“易中海媳妇不能生,可惜了”。明明是两人的问题,最后却只有妻子背负着“不能生”的名声,他攥着筷子的手紧了紧,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怎么了?菜不好吃?”一大妈见他脸色不对,连忙问道。
“好吃,好吃。”易中海连忙笑了笑,夹了块鸡蛋放进她碗里,“你也多吃点,这些年辛苦你了。”
一大妈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他的心思,轻轻拍了拍他的手:“都过去的事了,提它干啥?现在你升了职,晋翼也在这儿,咱们日子好过了,比啥都强。”
她嘴上说得轻松,可易中海知道,她心里的委屈从来没断过。他只能在心里叹口气,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往后多疼她些,走一步看一步。
正吃着,一大妈忽然想起什么,起身去端碗:“对了,老太太的饭还没送过去,我这就盛出来。”
“我去吧。”易中海放下筷子,拦住她,“还有些事情想请教老太太,你先吃,不用等我。”
一大妈笑着点头:“那行,你路上慢点。”她知道,易中海这话是客气,这么多年,不管他多晚回来,她都会等他一起吃饭。
易中海端着盛好的饭菜,往聋老太太家走。院里的灯已经亮了不少,闫埠贵家传来算盘声,刘海中家隐约有孩子的哭声,他脚步放得轻,心里却盘算着——这些年,为了养老计划,也为了维护在院里的名声,更想着将来能谋求聋老太太的遗产,他和妻子一直照看着老太太的饮食起居。如今他升了职,厂里的事难免有需要周旋的地方,老太太虽然很少出门,可四九城的人脉广,说不定能帮上忙。
聋老太太家的门没关严,易中海轻轻推开,就看见老太太正坐在炕上缝补衣服。“老太太,吃饭了。”
聋老太太抬起头,看见是他亲自来送,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丝了然,放下针线:“今天怎么是你来了?你媳妇呢?”
“她在家收拾,我正好有事想跟您聊聊。”易中海把饭菜放在桌上,帮她摆好筷子。
聋老太太没急着吃饭,只是看着他,嘴角勾起抹笑:“是为厂里的事吧?你升了副主任,有人眼红;也有人琢磨着找你帮忙,心里没底了?”
易中海愣了愣,没想到老太太一猜就中。他点点头:“厂里的关系复杂,我怕往后工作不好做,想问问您,要是杨厂长那边有想法,该怎么应对。”
“傻孩子。”聋老太太拿起筷子,夹了口菜,“你只要好好干,别贪别占,谁也挑不出错来。小杨那边你不用急,要是他真有想法,我去跟他说。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车间的事管好,别让人抓着把柄。”
易中海心里一松,老太太这话,等于给了他颗定心丸。“谢谢您,老太太。”
“谢啥,你们两口子照顾我这么多年,我这点忙还是能帮的。”聋老太太笑了笑,“饭我收下了,你快回去吧,你媳妇还等着呢。”
易中海明白,有些话不用明说,彼此心照不宣最好。他又叮嘱了两句“天冷多穿点”,便转身离开。
走出老太太家,晚风带着点凉意,可易中海心里却暖暖的。他抬头往自家方向看,窗户里亮着的灯,像是在等他回家。他加快脚步,心里想着——不管往后有多少麻烦,只要家里人好好的,日子总能过下去。
而屋里的一大妈,正坐在桌前,把凉了的菜往灶上挪,准备等他回来再热一遍。桌上的酒还冒着点热气,映着她温柔的笑,满屋子的饭菜香,都是日子向好的味道。
喜欢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