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凌晨,天色依旧墨黑,只有天际线泛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灰白,预示着黎明将至。城市的大部分区域还沉陷在睡梦之中,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一天的工作早已开始,或者,从未结束。
市局刑侦支队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却安静得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和偶尔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林宸坐在自己的工位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犯罪心理学专着,旁边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和逻辑推导。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快两个小时了,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书页的一角,眼神专注,仿佛要将那些文字吸进去。
他不是不困,只是大脑习惯了在寂静里高速运转。从警校毕业正式进入刑侦支队到现在,时间不算长,但他已经用几个漂亮案子证明了自己那近乎变态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同时也因为过于专注案件本身、偶尔忽略人情世故而被一些老油条私下议论。他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的世界很简单:真相,秩序,以及将一切扰乱秩序、掩盖真相的因素彻底剥离。
坐在他对面工位的是张猛,支队里的骨干侦查员,性格豪爽,实战经验丰富。此刻他正歪着头,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鼾声细微却富有节奏。旁边的空位上扔着他的作训外套。
办公室另一头,技术科的赵思妍正戴着降噪耳机,对着三块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打着代码,追踪着某个金融诈骗案的电子线索。屏幕的光映在她毫无表情的脸上,冷静得像一台精密的仪器。
这种近乎凝滞的平静,被一阵尖锐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打破。
张猛猛地一惊,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迷迷糊糊地抓过座机听筒:“喂?刑侦支队张猛!”
他的声音还带着浓重的睡意,但听筒里传来的声音瞬间让他清醒了,背脊挺得笔直。
“哪里?……开发区?化学实验室?……火灾?……人没了?!”他一边重复着关键信息,一边飞快地抓起桌上的笔,在便签纸上潦草地记录着,“明白了!马上到!”
啪地一声挂断电话,张猛蹭地站起来,动作大得带倒了椅子。巨大的响声让林宸从书海中抬起头,赵思妍也摘下一只耳机,投来询问的目光。
“有活儿了!开发区那边有个私人化学实验室起了火,火刚扑灭,发现一具尸体,烧得够呛。”张猛语速极快,一边说一边抓起外套穿上,“消防那边觉得火势有点怪,辖区派出所初步看了下,感觉不像是简单事故,上报到咱们这儿了。头儿电话打不通,估计在路上了,让我们先过去看看!”
林宸合上书,眼神里那点残存的学术气息瞬间褪去,变得锐利而冷静。他站起身,动作不快,却异常利落:“具体地址?”
“开发区创新产业园,B7栋,201,‘启明化学研究室’。”张猛看着便签纸念道。
“赵博士?”林宸忽然问了一句。
张猛一愣,低头看了眼便签:“对,说是实验室的主人,赵启明博士。你认识?”
“听说过。”林宸淡淡应道,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一副手套,几个证物袋,一个强光手电,还有一个比普通手机略厚一点的便携式显微镜——他的“玩具”之一,“国内少有的精通有机氟化学的专家,尤其是在新型阻燃剂和高效灭火剂领域,很有建树,发表过不少论文。”
张猛咋舌:“搞灭火的专家,自己的实验室被烧了?还把自己折进去了?这有点……”
“讽刺。”林宸接上了他的话,但脸上没有任何调侃的意思,只有纯粹的探究,“走吧。”
赵思妍重新戴好耳机,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需要技术支持随时电话。”便又沉浸回她的数字世界。
林宸和张猛快步走出办公室,走廊里响起他们急促的脚步声。楼下,警车已经发动,蓝红色的警灯无声地旋转着,划破凌晨的昏暗。
车子驶出市局大院,汇入尚且稀疏的车流。张猛开车,风格和他的人一样,猛而稳。林宸坐在副驾,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街景,霓虹灯招牌大多熄灭了,只有早班的公交车和清洁工人在忙碌。
“你觉得有问题?”张猛打破沉默。
“消防觉得火势怪,派出所觉得不像简单事故,”林宸的目光依旧看着窗外,声音平稳,“那就大概率不是。”
“万一是意外呢?化学实验室,随便哪个环节出点岔子,都可能爆。”
“可能性存在。”林宸没有否认,“但赵启明是顶尖专家,他的实验室安全规程通常是最高标准。而且……”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而且什么?”
“而且,一个研究灭火的人,对火灾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应该远超常人。死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概率更低。”
张猛打了个寒颤:“听你这么一说,感觉更邪乎了。”
天色在他们疾驰的路上渐渐亮了起来,灰白色变成了鱼肚白,然后又染上淡淡的金边。开发区在城市边缘,高楼大厦逐渐被标准化的厂房和研发楼取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罪域图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罪域图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