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云召得到生民军大举练兵的消息,大喜过望。
无论两军是否结盟,生民军一动,官军不得不动。
五月,官军突然发难,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河北。
宇文成都坐镇洛阳。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以魏文通为帅,领军十万,清扫堵塞黄河的反贼,北上巡边,接过边防重任。再以圣旨调太原留守李渊出兵平叛。
另一路,裴仁基为帅,领军十万,裴元庆、姜松为左右先锋。
亦有圣旨直入北平王府,调北平府军南下平叛。
此时的罗艺,早已出关。
闭关数年未曾突破,尤其是姜松封为麟德侯的消息传来,罗艺表面不动声色,却在密室中吐出一口老血,彻底破功。
出关后,罗艺意兴阑珊,将北平府的一应事宜尽数交托给世子罗成。
虽然,罗艺闭关的数年,本就是世子罗成主持北平府事宜,然而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伍云召亦早有准备,奈何力不如人。
论兵法,裴仁基多年沙场征伐,胜过久不临大战的伍云召一筹。
论勇力,裴元庆一人就足以横行河北,何况有姜松在侧,加上北平罗成,隋军一路前行,势不可挡。
自伍云召以下,李子通父子、雄阔海、伍天锡等,人人带伤。
义军士气更是一泻千里,一败再败。
待太原李家八万大军兵分两路,越过太行山,攻入河北,各路义军更是节节败退,伍云召无奈,只得坚守河间,等待救援。
北平军骑兵骁勇善战,却不长于攻城,只是将窦建德牢牢困在灞州城内,无力破城。既完成了大隋军令,也没有过多损耗北平军战力。
李家大军出发晚些,速度自然次于裴仁基所部。
一路以李建成为帅,李家第二高手李神通、三子李元吉为辅,翻越井陉关,进攻常州(石家庄)。
另一路以李世民为帅,李元霸为先锋,李秀宁和柴绍夫妻协同统兵,翻过紫荆关,直取定州(保定)。
魏文通将李家明面上的力量调出,调整边境防御之余,一边与李渊斗智斗勇,一边将山西十八州境内的所谓义军尽数剿灭,打通黄河渡口,恢复洛阳与太原的联系。
终于,在伍云召连番求援下,生民军早已准备好的八万大军进入河北。
五万陆军以单雄信为帅,罗士信和程咬金为副,自德州西进,占据巨鹿一带,截断隋军粮道。
而本该是大隋主粮道的大运河,聊州以北如今时刻处于生民军的威胁之下,漕运自然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三万水军以秦叔宝为主将,沿海岸线北上,先收沧州,再取津州,占据海岸线,威逼北平府,逼迫北平府军回师,解放灞州窦建德所部。
同时,聊州大军做出进攻态势,威逼邯郸。
生民军一动,隋军也要做出应对。
裴仁基急调李建成所部四万大军先行南下,打通粮道。又派出三子裴元庆和姜松领军三万为后军,以防不测。
......
六月初六,夜,隋军帅帐。
英武不凡的银甲小将,直视在地图前推演形势的老将脊梁。
“父帅,何不直接让孩子与姜兄先行,必定击败单雄信,打通粮道。”
那老将转过身来,眼神疲倦,面容刚毅,一看就是忠贞之辈。
凝视着身前剑眉星目、越看越稀罕的儿子,裴仁基老怀大慰,决定好好给儿子上一课。
“元庆,你可知如今的天下局势如何?”
“孩儿不知!但父帅剑锋所指,孩儿必以手中双锤,粉碎一切阻碍。”
见儿子如此信服自己,裴仁基哈哈大笑。
“为父知道你能打!你可有天宝将军能打?”
“这......孩儿不如。但天宝将军年长几岁,待孩儿进入巅峰状态,必定不弱于他。”
“为父信你!”
在武学上,裴仁基从未怀疑过儿子,然而此次他却话锋一转,“元庆吾儿,你可知此战我军为何进攻河北伍云召,而不是大隋真正的大敌——山东生民军?”
“为何?”
“因为天宝将军不敌那位秦大宗师,更因为,陛下......怕了!”
“陛下?!怕了!!!”
裴元庆不懂。在他的世界中,父亲是最可靠的支柱。而陛下更是云端的神龙,统御大隋万里疆土,威严无比。这样的陛下,岂会害怕?怎能害怕?!!
“嘘——”
在裴仁基的示意下,裴元庆收敛声息,求知的目光投向老父。
“为父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自大业三年,山东生民军击败朝廷大军,盘踞博州,已有数年之久。那时的朝廷和生民军各有忌惮,相安无事。”
“您是说,陛下的性命,和博州百姓的性命,才是朝廷与山东反贼相安无事的原因。”
“不错!但靠山王战死,生民军飞速壮大,那位秦大宗师再无软肋。反倒是陛下,他的性命时刻在秦大宗师的威胁之下。”
“爹,您是说?他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斗战万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斗战万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